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不断调整发展思路,提高产业资源化、循环化、生态化水平,促进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为促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我省实施强制性和企业自主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今年共对168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新建改建一些项目,规划到2020年末,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国家级园区100%通过循环化改造,达到清洁生产。

生产模式转向清洁化

甘肃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其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涵养补给黄河水源、根治长江水患、实现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是国家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陆续出台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意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十大类生产产业发展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推进生态产业良性、高效、迅速发展。针对清洁生产,出台了《甘肃省清洁生产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目标,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依托确定的带动性和重点性项目,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促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挑起大梁”,走具有甘肃特色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甘肃工业绿色发展和清洁生产产业崛起。

 

“清洁生产产业发展共涉及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煤炭、电力、建材、装备和轻工等9个行业。”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改建改造,使全省钢铁、有色冶金、水泥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明显下降。完成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方案中涉及到的工业目标任务,工业废气、废水达标排放。

 

同时,重点行业能耗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相比2015年下降17%,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国家级园区100%通过循环化改造,省级园区50%以上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任务,达到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产业稳步推进

2018年,全省清洁生产产业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清洁生产产业实施带动性工程3项,子项目12个,总投资3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2018年完成投资3.6亿元。

 

在建设项目中,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4个子项目进展顺利。绿色能源支持铝产业发展工程项目中,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56条铸轧生产线、3条冷轧生产线,具备月生产铝板带4.8万吨能力,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3%;酒钢集团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已投入试生产;热电机组超低排放及公用系统改造项目已完成基本建设内容。

 

省生态环境厅巡视员周继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要求淘汰60%的县城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目前已完成15%。今年计划改造的10台火电厂燃煤机组,3台已完成,7台已开工。全省已建成优质煤炭集中配送中心101个,二级配送网点2098个,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基本实现了煤炭集中配送全覆盖。金川公司、白银公司、酒钢集团本部已制定实施排放达标治理方案,全面启动治理工作。

 

截至去年底,我省境内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达13588辆,较2015年增长超过200%。根据动力电池5-8年的使用寿命,2018年动力电池已经进入大规模退役期。大量的退役动力电池不仅具有巨大的回收利用价值,同时也潜存较严重的环境危害。

 

记者了解到,我省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之一的甘肃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构建全省完整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和信息化管理体系,形成高效完备的回收体系网络,联合攻关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推进省内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运行和管理,促进动力蓄电池高效利用、无害化回收。

严格清洁生产审核

“今年全省共对168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据省生态环境厅相关人员介绍,为促进清洁生产,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我省对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

 

“清洁生产审核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抓手,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省生态环境厅毛鸿宁处长说。我省对具备相关规定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其他企业可以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按要求在名单发布后一个月内,在当地主要媒体、企业官方网站公布相关信息,包括排放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及超总量等情况。同时,需在名单公布后两个月内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两次清洁生产审核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五年。

 

“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能够约束企业减排降耗。”最近,经现场查验审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等4家单位按审核评估备案意见要求实施了清洁生产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毋庸置疑,清洁生产是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和环境造成风险的有效手段,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应当推广开来、常抓不懈。

 

 

 


理事长单位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副理事长单位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广东银禧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泽龙线缆有限公司
     武汉中钢安环院华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东莞市华清净水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市新华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红树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单位
     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兴隆鞋材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信力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
     广东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至诚涂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佳景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理事单位
     东莞市华龙实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金富亮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德能化工有限公司
     东莞市捷佳塑胶有限公司
     东莞市宇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珠江海咸水淡化研究所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
     东莞广益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东莞市星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东莞市英科水墨有限公司
     东莞市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东莞市出入境检测检疫局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东莞市环境监测站|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东莞市三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传真:22862897  邮箱:qhpw2015@163.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