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光伏技术政策明朗尚待技术突破
转载慧聪化工网:
    光伏发电业内翘首企盼的固定上网电价迟迟未能出台,并在新一轮光伏电站招标计划中宣告落空。目前光伏行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显然没有达到决策者的期望值,更强有力的政策出台还需要行业有更加清晰的技术突破和发电成本降低。

    太阳能发电成本的确在去年的敦煌项目招标中展示了惊人的“一降”,从过去高达每度电4元左右的上网电价一下降至最低报价0.69元/度,中标价1.09元/度。业内13家光伏企业甚至宣称在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每度1元的上网电价目标。

    不过,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并非完全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更主要的是由于原材料多晶硅价格暴跌。多晶硅市场在2008年经历了全行业的低谷,大部分企业被洗牌出局,多晶硅价格大幅下降,使得占总成本40%以上的光伏电池组件价格得以降低。

    而除了光伏电池组件外,光伏发电成本还包括逆变器、输配电系统、太阳能支架、电站建设安装以及土地成本等,其中逆变器等硬件设备在总成本中也占有较大比重。而由于逆变器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在国内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正是由于看到了光伏行业近两年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非正常因素,对光伏业的扶持节奏开始放缓。对于为什么有关部门至今未出台业内期待的固定上网电价,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人士认为,目前决策部门还看不到光伏产业有重大的技术突破。就当前的光伏转化率来讲,尽管实验室已经达到25%转化率甚至更高,但是产业化之后到底能够达到多少,成本还能降低多少,现在并不清楚。

    2009年曾被认为是中国光伏行业启动的“元年”。去年3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同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上述两个政策的出台一度令光伏业内欢欣鼓舞,长期“两头在外”的光伏企业似乎看到了启动国内市场的巨大利好。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落实,业内企业发现,上述两个政策的补贴和支持力度还不足以拉动国内需求,专家和企业开始呼吁实施“上网电价法”,以固定上网电价的形式来支持光伏行业发展。

    光伏业内一直认为固定上网电价是比较理想的扶持政策,能给投资者固定、明确的投资回报预期,建立长期明确的规划,通过逐次降低电价的方式来激励技术进步。而目前国内以示范形式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完全由当地政府根据每个示范项目的特殊性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事实上,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以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的行业发展是其追求的最佳政策效果。随着光伏发电技术进步有了显著突破,降低成本的路径逐渐明晰,光伏产业的扶持计划也将有望适时锦上添花。

    目前光伏企业已经在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上寻求新的技术路径,一方面不断提高现有光伏转换效率,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和科研单位正在研究太阳能光、热的综合利用。经验数据表明,如果照到太阳能电池的能量是百分之百,10%会被电池板反射走,假定太阳能光伏的转换效率达到20%,那么将有70%的太阳能变成热量,而这个热量加以利用的潜力非常大,也将成为降低发电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 上两篇文章:石墨烯:最薄最硬的“未来材料”
    转载慧聪化工网: 碳纳米技术进展系列报道之三 用石墨制得的石墨烯堪称人类目前已知的强度最高的物质,发展前景令人神往。它不仅可以开发制造出薄如纸片的超轻型飞机材料、超坚韧的防弹衣,甚至还能为“太空电梯”缆线的制造打开希望之门。但其前提是必须先解决宏量、可控制备的技术问题。中科院化学所朱道本院士指出,
  • 上一篇文章:多孔纳米硅碳提升电池效率
    转载慧聪化工网: 大连丽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日前在北京推出其最新开发的节能环保产品——新一代硅碳储能新材料多孔纳米硅碳复合材料。 多孔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应用于动力电池,可使电池储存电量提升至传统电池的3倍,被视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多孔纳米硅碳复合材料采用新一代合成技术制备,工艺路线可以形象地描

  • 下一篇文章:世博会后 低碳新能源技术将继续推广应用
    转载如下:慧聪化工网讯 世博园到底应用了多少种低碳新技术?这些技术在世博会之后能不能应用?昨天,在上海世博会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周敏浩表示: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综述图片论坛]的世博会,在世博园区内,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TD-LTE应用、L
  • 下两篇文章:清洁技术产业或成为资本市场新热点
    转载慧聪化工网 资本“嗅金”清洁技术调查 下一个爆发点在哪里? 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寻找一个特定的行业,它并不一定是资本市场上利润最高或者回报最迅速的,但它肯定有着格外令人羡慕的一面:其所身处的市场似乎绵延不绝、前景形势一片大好。 这些行业总是幸运的近乎奢侈:一旦获得足够的融资,极速扩张的市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技 术 标 准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