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世博会后 低碳新能源技术将继续推广应用
转载如下:慧聪化工网讯    
    世博园到底应用了多少种低碳新技术?这些技术在世博会之后能不能应用?昨天,在上海世博会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周敏浩表示: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综述图片论坛]的世博会,在世博园区内,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TD-LTE应用、LED照明工程等示范技术都在大规模应用,其中不少技术在世博会后将得到推广。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上海世博会设计应用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规模最大、技术最多。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屋顶和玻璃幕墙上安装了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设施,每年能减排二氧化碳4000吨,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特别是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屋面。

    世博会还有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在世博场馆和周边运行。世博会园区以新能源汽车实现公共交通的零排放。世博园区周边,以符合国4标准的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低排放,包括350辆上海通用君越[综述图片论坛]混合动力轿车、150辆混合动力客车和90辆燃料电池轿车,分别采用出租车、公交车和接待用车形式示范运行。此外,园区公共交通系统投入了40多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大客车、300辆超级电容汽车等清洁能源车辆,这些新能源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万吨,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在绿色照明方面,中国馆、世博轴、演艺中心和城市最佳实践区等场馆区域使用了半导体照明LED,这是LED照明首次在中国城市街区大规模集中使用。在世博会浦东园区,还安装了“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这是国内首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

    在这些节能低碳技术中,许多都是世界上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虽然尚在示范运行阶段,但通过世博会的尝试,会使它们更为成熟和符合实际运用要求,更快地实现产业化,进而大规模推广应用。以新能源车为例,世博会之后,上汽研制的混合动力车产品将批量上市,节油20%的上汽荣威750[综述图片论坛]中混轿车等车型将实现量产。目前上海研制的燃料电池汽车性能稳步提高,综合成本较去年下降20%以上。新能源车的推广政策上,上海将试行整车分期付款、电池融资租赁、里程消费结算等商业模式,还将推动建设7—10座以上的充(放)电站、约400个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此外,浦东园区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在世博会结束之后也将继续发挥作用,不仅对中国馆、主题馆在内的永久建筑有效,也对世博浦东区域内的新建楼宇,同样可以发挥智能电网的“智能效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昨天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0号柴油和93号汽油季度均价同比涨幅都超过25%。

    一季度成品油销量5447万吨,同比增长22.7%。而成品油市场价格,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攀升推动下,一季度国内成品油市场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0号柴油季度均价为每吨7204.9元,同比上涨27.4%;93号汽油季度平均价格为每吨8462.3元,同比上涨25.8%。


  • 上两篇文章:多孔纳米硅碳提升电池效率
    转载慧聪化工网: 大连丽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日前在北京推出其最新开发的节能环保产品——新一代硅碳储能新材料多孔纳米硅碳复合材料。 多孔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应用于动力电池,可使电池储存电量提升至传统电池的3倍,被视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多孔纳米硅碳复合材料采用新一代合成技术制备,工艺路线可以形象地描
  • 上一篇文章:光伏技术政策明朗尚待技术突破
    转载慧聪化工网: 光伏发电业内翘首企盼的固定上网电价迟迟未能出台,并在新一轮光伏电站招标计划中宣告落空。目前光伏行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显然没有达到决策者的期望值,更强有力的政策出台还需要行业有更加清晰的技术突破和发电成本降低。 太阳能发电成本的确在去年的敦煌项目招标中展示了惊人的“一降”,从过去高达每度

  • 下一篇文章:清洁技术产业或成为资本市场新热点
    转载慧聪化工网 资本“嗅金”清洁技术调查 下一个爆发点在哪里? 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寻找一个特定的行业,它并不一定是资本市场上利润最高或者回报最迅速的,但它肯定有着格外令人羡慕的一面:其所身处的市场似乎绵延不绝、前景形势一片大好。 这些行业总是幸运的近乎奢侈:一旦获得足够的融资,极速扩张的市
  • 下两篇文章:空塔喷淋技术:破解脱硫堵塔难
    转载慧聪化工网 近日,从东狮脱硫技术协作网第七次脱硫技术交流会上传出消息,继QYD型加压原料气脱硫塔专用气液复合传质技术之后,长春东狮科贸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长春东狮公司)又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塔喷淋技术。据了解,该技术已在内蒙古、宁夏、河南、山东、广西等地的煤化工生产企业的脱硫系统进行工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技 术 标 准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