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2012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指南
关于发布2012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指南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局,顺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

为落实《广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推进新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根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发布2012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指南。

一、学习目的

通过公需科目学习,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紧跟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断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更新,完善和拓展知识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学习内容

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大局、讲求实效原则,2012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内容是建设文化强省加强社会建设职业道德与廉政建设3个专题

三、学习任务和形式

2012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任务按照3天或18学时计算。专业技术人员任意选择13个专题内容学满3天或修完18学时,均可认定为完成公需科目学习任务。专业技术人员可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举办的,或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施教机构举办的公需科目培训班学习;也可选择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的施教机构提供的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学习。为提高学习培训质量,省将组织编写《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和《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作为2012年公需科目教材,计划今年3月出版发行,供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参考使用。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今年是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关键之年,落实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这一重大人才工程,对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意义和作用,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调,认真组织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等工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实施两年来,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各级各部门要以贯彻实施《条例》为抓手,运用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通过政策解读、电台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继续教育、自觉参加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依托平台,规范管理。2011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正式启用,该系统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上注册、登记、审核、认定和发放证书、证书查询等功能,实现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要依托该平台,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审核认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要抓紧完成网上注册登记和学时申报工作。各施教机构要主动为参加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发放继续教育培训证明或申报继续教育学时,共同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工作。

二○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 上两篇文章:我国拟修法强化清洁生产推行规划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10月24日开始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将强化清洁生产推行规划,提高其法律效力。 
  • 上一篇文章:2012年可再生能源附加增加60亿元
    发改委于11月30日晚间,公布了电价调整方案。自今年12月1日起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其中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涨3分钱,上网电价对煤电企业上涨每千瓦时2分6,在举行听证后对居民实行阶梯电价制度。同时,此次调整还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由现行每千瓦时0.4分钱提高至0.8分钱。 如果按照这个电价

  • 下一篇文章:我国矿产分布格局正发生全面改变
    记者从12日结束的2012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获悉,随着国家公益性地质勘察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世界级矿产基在西部地区陆续发现,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分布格局正在发生全面改变。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说,通过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元投资、多方合作、协调有序、快速推进
  • 下两篇文章:中国化肥产业政策导向发生根本性转变
    根据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国化肥产业政策导向由多年来的“促发展”转变为“重调控”,即逐步改变化肥工业发展方式。其中重点是加快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和通过技术升级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此外,发展农化服务业,培育品牌和营销网络,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等也是政策调控的重要领域。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