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专访扎诺斯•帕兹托:低碳减排中的中国问题

发布时间:2011-9-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中国低碳网讯 中国碳减排:采取行动,迎接挑战———专访联合国秘书长气候顾问扎诺斯·帕兹托
 
  在国际谈判中,中国还未明确接受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但中国提出一些自愿承诺的减排目标。
 
  未来应该有不同的行动者,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都能发挥更大作用。不同的组织机构、私营部门能够将成功做法与他人分享。这样的做法将是除了国际谈判之外,推动里约+20进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扎诺斯·帕兹托是联合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军人物之一。从2008年4月起,他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方面的特别顾问,并领导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支持团队。
 
  在过去的25年中,他一直在联合国的不同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工作,致力于能源和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比如领导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地球峰会)秘书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京都议定书市场机制工作小组等。在1992年至1993年期间,他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首席技术顾问,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的编制工作。他拥有匈牙利和瑞士双重国籍,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8月30日,扎诺斯·帕兹托到北京参加“全球可持续性亚洲区域专家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低碳减排中的中国问题
 
  南方都市报:您参加此次会议主要谈什么?
 
  扎诺斯·帕兹托:这次会议主要谈到中国如何应对贫困、就业、教育问题,尤其是绿色发展对中国带来的挑战等,中国提供了一些让人兴奋的数据和信息。与会专家提出了很多积极想法和措施,有助于我们修改和完善我们的报告草案。
 
  南方都市报:减缓气候变化是您所领导的机构特别关注的议题,中国高层领导人在这方面也做出承诺,但中国基层官员却认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您对此怎么看?
 
  扎诺斯·帕兹托:的确如此。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存在。不能将气候变化问题孤立起来,如果能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问题,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了。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要着重缓解该变化;另一方面,则要努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这样做不仅解决问题,同样可以降低发展成本。
 
  南方都市报: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有什么样的看法?如何评价中国的低碳减排工作?
 
  扎诺斯·帕兹托:当然,国际社会对此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中国目前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中应负最大的责任,中国的低碳减排工作做得很糟糕。也有人认为,中国表现得很好,中国人口比例占世界第一位,但二氧化碳排放并不是最多的,因此不用担心。
 
  如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的一举一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效果,很多国家期待中国在这方面做更多的事情。
 
  在国际谈判中,中国还未明确接受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但中国提出一些自愿承诺的减排目标。
 
  南方都市报:国际社会除了关注中国自愿承诺的减排目标之外,还有其他期待吗?
 
  扎诺斯·帕兹托:有很多期待。因为世界大多数经济生产行为都发生在新兴国家,例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这些国家是否能延续西方国家高耗能发展方式,还是找到新的发展道路?这是很关键的问题。能否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聚合私力打破问题僵局
 
  南方都市报:您是全球可持续性高级别小组(下简称“高级别小组”)的执行秘书长,该小组常常承担着打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僵局的重任,您能否评价一下该小组的工作?
 
  扎诺斯·帕兹托:该小组于2010年8月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倡议设立的,共有22名成员,包括一些国家的政要和相关领域有成就的人。我们将在今年年底前,就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和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形成一份报告,对国际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这些成员以个人身份聚集到这个小组当中,不代表他们的国家或所在的机构。该小组所力行的工作也不是主张政府之间的谈判,而是希望提出有意义和新颖的观点,并对主要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些建议还有待找到一种方式付诸实现。我们的想法能否促使全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也有待观察。不过至今为止,我认为,进展还是十分显著的。
 
  南方都市报:高级别小组所提交的报告和20多年前的布伦特兰报告相比有何不同?
 
  扎诺斯·帕兹托:我也是布伦特兰委员会秘书处的成员,并参与了草拟那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但这份报告已经过去20多年了,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布伦特兰报告更注重技术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框架。如今,大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认可,但关键问题是要实施。高级别小组所做的工作,就是想让建议能获得实施。我们所提交的报告,希望能为各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和有所作为的方法。
 
  南方都市报:高级别小组所做的工作在5个领域中取得突破,您打算如何将这些知识介绍给中国人。
 
  扎诺斯·帕兹托:如果排放温室气体需要付出高额经济代价,人们就不会制造那么多的污染。目前资源的价格低和污染处罚轻,很难让经济活动发生本质变化。要打破僵局,要政府、企业、公民共同出力。
 
  南方都市报:问题是,经济学家与经济决策者都没有加入会议讨论中来,也鲜见他们参与,要想改变经济框架,还是很难,您认为呢?
 
  扎诺斯·帕兹托:这正是高级别小级成员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变经济决策的基本框架。这需要政治家下决心有所作为。如果不行动,将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领域产生后果。高级别小组没有简单地下定义说:“如果我们不行动的话,就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是提出正面信息。
 
  采取正面行动迎接挑战
 
  南方都市报:很多人对里约+20(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又称为地球峰会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次会议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正好时隔20年,因此被称为“里约+20”峰会)的进程感到悲观,认为明年的会议也不会有什么突破,您如何看待这种消极情绪?
 
  扎诺斯·帕兹托:我是一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要不然也无法走到现在。大家对里约+20的信心的确都不是很高,包括政府、企业和NGO。但我们可能会进行破冰行动。为此,提出有用的建议,指明有效益的投入,特别指出哪些是能实现的。
 
  我希望政府间谈判能够取得真正的进展,比如里约+20。我认为未来应该有不同的行动者,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都能发挥更大作用。不同的组织机构、私营部门能够将成功做法与他人分享。我希望这样的做法将是除了国际谈判之外,推动里约+20进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南方都市报:中美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两个大国,两国之间存在巨大误解,您认为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扎诺斯·帕兹托:中美两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没有中美两国参与的新国际公约,没有任何意义。两国的碳排放量都很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正在转型,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距离。美国则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两国之间应该进行合作,开发新的技术,使差异减少,例如美国已经可以更环保地使用煤炭,中国可以借鉴。在技术层面上,两国有很多合作机会,政治层面上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南方都市报:您曾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的首席技术专家,您认为“中国21世纪议程”哪些值得推荐?
 
  扎诺斯·帕兹托:“中国21世纪议程”的文本很好。回想起1992年,中国聚集了很多人专门讨论类似问题,我参与其中很开心。现在我看到,那时候播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了。20年前,我们讨论煤矿的开采和能源使用问题,现在我看到高铁交通的发展中,已落实了我们当时讨论的结果。很多想法都落实到十二五规划当中。那些曾经孤立的事情,现在都联系到一起。
 
  南方都市报:作为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军人物之一,您希望为举步维艰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带来什么主要变化?你希望看到怎样具体的举措和变化,从而使整个进程有所突破。
 
  扎诺斯·帕兹托:最重要的是不能孤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很多国家在这方面都面临很大困难,也付出很大的代价。新的国际公约将用更多的经济激励措施来促进这些国家开展相关行动。技术合作是一条重要途径。只要大家意识到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就更加容易接受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正面的行动来迎接挑战。

  • 上两篇文章:生物质炉灶碳交易项目 开辟节能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1-08-12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日,由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北京化工大学、山西晋麒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灶碳交易项目在联合国得到签发,成为我国首个通过联合国黄金标准核查签发的自愿减排碳交易项目。  该项目通过利用农作物废弃物替代户用燃煤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在
  • 上一篇文章:新任甘肃省金昌市委书记张令平:资源型城市需要拓展“接续性产业”
    发布时间:2011-9-28 来源:中国低碳网  甘肃省金昌市位于河西走廊东部最狭窄的咽喉要冲,拥有世界级的镍、铜、钴资源,是我国镍钴生产基地、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和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镍都”,在中国的工业版图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金昌市的经济转型迫在眉睫。9月中旬,新

  • 下一篇文章:广东省陶瓷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现场交流会在佛山召开
    来源:广东省经信清洁生产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2011-8-2 为加强陶瓷行业清洁生产经验和技术交流,总结和推广我省陶瓷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快以技术
  • 下两篇文章:我国化工行业要依靠科技节能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11-10-08 来源:阿里巴巴网 “十一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增长率支撑了行业较高的增速,这得益于行业节能减排所取得的显著成效。2010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全行业综合能源消耗4.14亿吨标煤,能耗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2.7个百分点,
  学会动态
学 术 交 流
活 动 预 告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