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河北唐山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然而12月4日,女儿艾嘉“五七”时,叶、阎夫妇按照当地风俗到女儿的房间去住,却什么煤也没烧。

 

13岁的艾嘉在使用当地推广的“清洁煤”取暖时,不幸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在夫妇二人看来,这一切或可避免。

 

10月30日晚,叶先生使用“清洁煤”给女儿艾嘉的房间供暖,谁想第二天早上,当他打开女儿房间时发现,女儿已不省人事。

 

“一氧化碳中毒”“人为操作不当”,表面看是意外、是事故。然而,入冬以来,河北唐山等多地都出现了因使用“清洁煤”取暖中毒身亡或住院的事件,根据公开报道,人数已达数十名。

 

密集的中毒事件

 

很多人对一氧化碳中毒并不陌生,“煤气”中毒在北方的取暖季总有发生。不过今年冬天,河北多地听到的这种事故格外多。他们无一例外,都提到了所谓罪魁祸首——清洁煤。

 

与叶阎夫妇女儿艾嘉的情况类似,唐山市开平区栗园镇奔各庄村的郝先生家人也遭遇不测。10月21日晚,郝先生上了年纪的父母怕冷,烧了清洁煤供暖。不幸的是,第二天早上郝先生父亲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母亲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据央广《中国之声》报道,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唐山市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出现6位村民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数十人被送往医院抢救、治疗情况。仅10月22日晚,唐山工人医院一所医院就收治了11人。

 

这所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往年的冬季也会有为数不多的村民因为一氧化碳中毒住院治疗,但是今年的人数格外多。

 

不止唐山一个地方,《新京报》报道,承德市兴隆县有3名村民使用清洁型煤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燕赵都市报》报道,自11月23日以来,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了60多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较往年有所增长,大部分是烧煤炉引发的。

 

河北沧州市中心医院高压氧科一名医生对媒体表示,医院近日接收了大量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仅11月22日一天,便接收了70名左右的中毒者。

 

此外,保定、张家口、石家庄等地的网友也在社交平台留言称,当地发生了类似中毒事件。

 

煤炭燃烧不充分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但此类事件密集出现,又有如此多的人“中招”,很不正常。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这些村民提到是在使用清洁煤时遭遇一氧化碳中毒。到底是煤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这些清洁煤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配送的清洁煤

 

一家从事清洁煤生产的企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所谓清洁煤即“洁净型煤”,是指利用高效复合添加剂对煤进行改性,采用干压成型工艺制备而成,通过“煤炉匹配”高效清洁燃烧,实现达标排放。

 

洁净煤分两种,一种是天然的,比如山西晋城优质的无烟煤(不是所有无烟煤都洁净,有的含硫等元素高)。另一种是加工制成的洁净煤,比如兰炭和洁净型煤。洁净型煤又分两种,一是基于无烟煤末加工的,另一种是基于普通煤炭改性加工制成的。

 

叶阎夫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使用的清洁煤是镇上派发的,由唐山白马山型煤有限公司(简称“白马山型煤”)配送。

 

该公司配送的“清洁煤”在包装上留有了生产厂商和电话。不过,该公司已申请简易注销,公告日期为11月2日至12月17日。

 

郝先生所在的村派发的“清洁煤”,由唐山博瑞型煤有限公司(简称“博瑞型煤”)生产,包装上没有任何的厂商标识。

 

天眼查数据显示,唐山博瑞型煤成立于今年9月21日,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但当地村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实际上唐山白马山型煤就是唐山博瑞型煤的前身,厂子都是一样的,两个公司的实际老板都是同一人,只是股东不同而已。

 

对于外界质疑,博瑞型煤的负责人接受媒体时称,“我们出厂的全部都是合格产品,各方面检测都合格,没有任何问题。具体村民是如何使用的,我就不知道了。”

 

值得注意的是,唐山博瑞型煤10月29日对公司经营范围中的一项进行了变更,由“洁净型煤”变更为“洁净型煤加工、销售”。此前经营范围不包括清洁型煤的加工和销售,而郝先生在10月中旬就已经用上了博瑞型煤销售的清洁煤。

 

对此,律众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吴萌律师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称,经营范围变更不可一概而论,首先要区分清洁煤加工和销售是否是法定审批项目。法定审批又分前置审批、后置审批,和只要申请即被允许三种类型,因此上述公司是否合规要看具体规定而定。

 

据村民们反映,当地政府推广使用的“清洁煤”是由指定的厂商提供,并且按照人口数量给各村制定了相应的购买和使用的数量指标。

 

承德市兴隆县平安堡镇村民那先生的父亲那伟也是因为使用清洁煤取暖死亡。据中国之声报道,那伟是在11月21日被发现死于自家羊场看护房内。化验结果显示,系一氧化碳中毒导致死亡。

 

死者的儿子表示,父亲是用了村镇派发的洁净型煤烧炕取暖后,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因此他怀疑,父亲的离世与当天第一次使用的洁净型煤有很大关系。

 

兴隆县也是今年开始推广使用洁净型煤。涉事的洁净型煤生产厂家是保定市满城区弘源煤炭经销有限公司。

 

根据兴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样检验结果,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兴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县今年三家型煤配送企业(河北博昶商贸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市满城区弘源煤炭经销有限公司、蔚县金泰洁净能源有限公司)配送到该县20个乡镇的型煤抽检全覆盖,共计抽样检验33批次,经检测机构鉴定,全部合格。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刘广青对媒体表示,基于目前的调查情况判断,村民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是煤炭燃烧不充分造成的,但是煤炭燃烧是否充分与清洁煤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炉子的质量和使用习惯有关,加之村民没有安装必要的一氧化碳报警装置,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谁的问题?

 

如果清洁煤本身没问题,那么谁应该为此负责?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凡是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或住院的家属,说的最多的即是当地政府强制推广清洁煤,却没有告知相应的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

 

以艾嘉一家为例,叶先生说今年十月下旬在当地村委会统一组织安排下,他以每吨600元的价格购买了几袋冬季供暖所需的“清洁煤”以及配套的锅炉。往年他家都是通过烧一些散煤供暖。

 

他表示,从今年冬季开始,当地村委会告知村民,出于环保的考虑,按照上级政府的要求,不再允许村民使用散煤取暖。

 

阎女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煤(清洁煤)是他们强制推广使用的,而且也没有提前告知注意事项,都是按照烧散煤的方式烧清洁煤。

 

据其提供的微信群通知截图显示,当地村负责人曾通知称,“不允许烧散煤、存散煤”,“12月1日开始,省市区三级利用入户和远红外线无人机巡查两种方式检查,一经发现散煤没收,烧散煤处罚”。

 

河北保定易县的一位村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村里负责人曾带着穿制服的人到家里去搜散煤,一经发现即没收。

 

像艾嘉一家一样,很多村民下意识按照“老办法”烧清洁煤,付出了沉重代价。多位村民接受采访表示,他们不知道烧清洁煤还要配套炉具,因为有的村民家并不是烟囱,而是“火炕取暖”。

 

中国之声报道称,直到有人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后,才陆续有部分村庄开始派发一氧化碳报警器和安全提示。

 

在女儿艾嘉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后,阎女士多次在镇政府、区政府和市政府之间询问说法。当地镇政府曾告诉她,这事和政府无关。

 

而在中毒悲剧发生后,一些村民不敢使用清洁煤,他们又怕冷又担心中毒。他们希望当地能给一个说法。

 

中国新闻周刊就相关事宜联系唐山市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称他并不知道此事,建议咨询专业对口部门。唐山市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则称,“采访需要市委宣传部允许”。

 

根据唐山市政府官网消息,12月4日唐山市召开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紧急会议,要求立即开展冬季清洁取暖安全大检查,确保群众取暖安全。唐山副市长李贵富表示,各级各部门要严防冬季取暖安全事故,重点排查炉具排烟和通风设施,确保畅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做到安全取暖的常识人人皆知。同时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制度。

 

 

理事长单位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副理事长单位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广东银禧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泽龙线缆有限公司
     武汉中钢安环院华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东莞市华清净水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市新华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红树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单位
     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兴隆鞋材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信力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
     广东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至诚涂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佳景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理事单位
     东莞市华龙实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金富亮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德能化工有限公司
     东莞市捷佳塑胶有限公司
     东莞市宇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珠江海咸水淡化研究所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
     东莞广益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东莞市星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东莞市英科水墨有限公司
     东莞市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东莞市出入境检测检疫局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东莞市环境监测站|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东莞市三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传真:22862897  邮箱:qhpw2015@163.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