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来源:西宁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西宁市海湖新区依托强大的地脉人气环境,通过整合资源成为中国西部集商务、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经济标杆区域。快一起来看看海湖新区为市民的美好宜居生活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吧!

11月25日,西宁市海湖新区管委会规划土地处副处长朱世萍、西宁市海湖新区开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明青两位嘉宾做客《阳光热线》直播间。在一个小时的节目中,两位嘉宾围绕如何致力于海湖新区核心区商业、金融集群的打造,如何为市民打造舒适惬意的低碳出行环境,海绵化城市示范区建设等问题和主持人进行讨论。

海湖新区在提质增绿扩容改造,加快海绵化城市示范区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提质增绿方面:新区围绕"建设充满活力的青藏高原现代化美丽繁荣宜居新城区"的建设目标,不断巩固加强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围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主线,持续夯实筑牢绿色发展根基,服务服从绿色发展工作全局。一是在2018年重点对五四西路沿线、文成路、海晏路、通海路等28个道路交叉口进行破硬增绿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又推进实施了"西北片区"道路节点绿化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沿美丽水街道路沿线实施了多处"口袋公园",引进种植了"银杏、美国红枫、加拿大红缨、五角枫、造型小叶女贞"等新品种,丰富植被层次和色彩,提升了整体绿地景观效果。二是新区紧扣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主线,扎实推进生态治理和文明城市创建成效,对未出让裸露地块(约26万平米)做好大气扬尘防控,进行了"品质花海"种植,五彩缤纷的花卉在不同季节交替盛开,美化、彩化、扮靓了新区生态环境,为市民群众打造了一处赏游休憩的好去处,成为市区"网红"打卡地,赢得了市民群众的广泛称赞,有效促进了新区生态面貌更上新台阶。

海绵化城市示范区建设方面:一是结合绿地建设,始终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其中,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充分利用下沉花园、下沉绿地、雨水花园、植草引排,末端调蓄等措施,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原设施结合,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提高了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了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绿色海湖、海绵新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遵循人行道、绿地就是小游园这一理念,积极实施城市绿化 "内增外扩"策略,大力推进城市道路节点绿化精细化、科学化建设;将拆墙透绿、破硬增绿、市政道路红线与开发商红线界线融为一体的全新理念贯穿到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结合道路标高,根据地形实施海绵化建设精细化改造,形成了公园、道路、广场、居住区、单位内部绿地紧密结合的绿化体系,打造出一批植物配置合理,层次高低错落、色彩搭配丰富、构架疏密有致的景观园林精品项目,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称赞,尤其是文成路破硬增绿改造后形成了绿地、慢行系统、人行道路的有机结合,使"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海绵理念得到充分显现,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探索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高海拔、半干旱城市节水用水起到了示范作用。

海湖新区为市民打造舒适惬意的15分钟低碳出行生活圈和绿色节能方面是如何布局和实施的?

海湖新区严格把控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关,要求各开发商严格按照绿化建设指标体系和规划审批建筑容积率实施住宅小区建设。日常工作监督检查中,结合绿色生态发展主导理念,把高品质打造小区园林绿化和绿植小品作为小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督导内容,各住宅区适其规模不同程度的建设了幼儿园、健身运动场地和园林式休闲散步通道;围绕"衣、食、住、行"等基本服务功能沿小区周边商铺完善生鲜超市、农贸市场、餐饮美食、健身会所、门诊药店等便利服务门店,让市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宜居美好。

市政设施配套方面:新区沿主要街巷建成绿色环保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倡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对道路人行道进行了绿化品质提升改造,建设人性化街道,以人行道即是小游园的理念,打通绿道系统联接点,打造舒适惬意的低碳出行环境,营造出了高品质15分钟低碳经济生活圈。

绿色节能方面:新区结合省、市出台的各类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指导意见,有效引导区内建筑开发企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品质工程,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积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建设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住宅小区;按照绿色低碳开发建设总体思路和绿色节能"四节"原则(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开展项目建设。新区大力推广绿色材料应用,作为省级太阳能示范项目,体育中心、科技馆率先应用了太阳能光伏技术;文景街、美丽水街等道路也实现了太阳能路灯照明。新近建成的省国投总部大厦采用太阳能屋顶及太阳能玻璃面墙工艺,属我省绿色节能标志建筑;新华联广场、万达广场、萨尔斯堡、绿地公馆等项目荣获了国家绿色节能建筑认证。近年来,新区先后获得全市唯一一家"森林园区 "称号;五四西路延长段、美丽水街获得最美绿化道路;火烧沟景区获得最美街头绿地;海湖星城住宅小区获得最美庭园称号;金座晟景、新华联、世通国际、海湖星城住宅小区获得花园式单位。

 

 

 

理事长单位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副理事长单位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广东银禧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泽龙线缆有限公司
     武汉中钢安环院华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东莞市华清净水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市新华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红树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单位
     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兴隆鞋材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信力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
     广东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至诚涂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佳景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理事单位
     东莞市华龙实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金富亮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德能化工有限公司
     东莞市捷佳塑胶有限公司
     东莞市宇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珠江海咸水淡化研究所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
     东莞广益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东莞市星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东莞市英科水墨有限公司
     东莞市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东莞市出入境检测检疫局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东莞市环境监测站|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东莞市三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传真:22862897  邮箱:qhpw2015@163.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