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来源:中国节能减排网

 

如果说当今时代有什么绕不开的话题,那必然非“节能环保”莫属。本月中旬,我国召开首个全国层面上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大会,此后河北、甘肃、云南、上海等多地对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进行学习贯彻。在环保跃升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情况下,食品行业的节能环保现状却不容乐观。早前在各地环保督察过程中,就有大批节能环保不达标的食品企业被勒令整改;更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生产一吨罐头,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食品产业跟上节能环保步伐,作为食品生产重要工具的食品机械设备义不容辞。笔者认为,要让食品机械设备助推食品产业实现节能环保,需要从设备自身设计以及设备生产维护两个方面入手。

  食品机械设备还需注重节能环保设计

  从我国与发达国家生产的能耗量对比来看,我国食品机械设备从设备设计之初就对节能环保这一理念不够重视。导致许多本可以减少能耗的设备设计被忽视,有企业引进德国饮用水生产线后发现,相较于国内生产线,德国生产设计的生产线设备能够降低耗水量15%以上。

  当然,随着我国对环保产业的愈发重视,我国食品机械设备也处在不断改进过程中。以节约水资源为例,针对清洗机、蒸汽式烘干机这类需水量极大的设备,食品机械设备企业尝试在不影响食品加工效果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还有些清洗设备采用精准喷淋方式对物料进行清洗,避免无论物料多寡都是等量水资源被污染现象的产生。

  也有企业尝试从设备控制阶段对食品机械设备能耗进行控制,在这其中起到巨大作用的是伺服系统。伺服系统能够精准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使得食品机械设备在生产食品过程中能够针对产量的多寡进行能量调节。避免生产少量食品,全部食品生产设备却都处于满负荷状态情况的出现。

  从生产环节寻找节能机会点

  在设备生产设计之初注重节能环保毕竟只是针对单个食品机械设备或单条食品生产线。在现代化的食品工厂里,设备的组合形式多样,在这其中,就暗藏不少节能机会点,需要食品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留心发现。

  仍旧以水资源为例,生产线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跑、冒、漏、滴”现象较为普遍,这类节能机会点极易被肉眼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水龙头出现损坏无法关紧的苗头,却放任不管,就不难感受到水资源浪费现象一天严重过一天。对于食品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每天定时安排专人对生产车间的用水设施进行筛查就能及早发现漏水现象,避免无疑是浪费现象。

  另一种节能机会点则需要发现不同设备间对能源需求的不同特点。像清洗设备必须使用干净水源,从而保障食品原料清洗干净。制冷设备同样需要水源,却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可以将生产线设备上使用过的水资源处理过后进行循环利用。我国就有食品企业将冲瓶水进行回收处理过后用于制冷设备。

  可以看到,食品行业要想实现节能环保,绝不是食品企业或者食品机械设备企业单独努力就能够做到的事情。还需食品机械设备企业研制节能设备,食品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关注节能生产,二者联手实现食品生产真正节能。

 

 


  • 上两篇文章:前方高能!论节能减排 我只服核电厂
    来源:核能科普ABC当然你可以直接去百度搜一搜答案。不过为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该怎么计算。首先有两个基础的数据需要设定,一是火电厂的热力循环效率,假设采用超超临界机组,效率可以达到45%(例如华能玉环电厂,于2007年11月全部建成投产,是当今国际上参数最高、容量最大、同比
  • 上一篇文章:明确节能减排三大目标定位 中国水泥行业由“看”海螺变为“学”海螺
    来源:中国水泥网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2019第七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于2019年10月29---30日在安徽芜湖海螺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出席会议并作主旨讲话。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水泥行业在效益改善的同时,应当担负起更多减碳、降碳的责任,通过智能工厂、碳捕捉、水泥窑

  • 下一篇文章:加快转型升级推进节能减排 钢铁行业去产能换“活法”
    来源:人民日报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效益大幅增长,2018年利润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过去三年,我国钢铁业在累计压减超过1.5亿吨产能、全面出清1.4亿吨“地条钢”之后,逐步走出了产能过剩的困境。  去产能之后,钢铁业过得怎么样?进入2019年,钢铁业迎来了企稳回暖的局面,也出现了产量增加
  • 下两篇文章:刚刚,日本人为了节能减排,竟然用木头造了辆车!
    来源:创新君话说日本车为了省油,往往都设计的比较单薄,自身重量很轻。而如今,他们还要把车做的更轻,这次竟然用木头造了一辆车。它叫做Nano Cellulose Vehicle,简称NCV。由22所日本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供应商开发研制,与传统汽车相比,外壳的重量减轻了50%。因为它是采用纤维素纳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