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来源:中国节能网

 

导读 ]6月11日,由国家能源局与东盟秘书处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盟能源中心主办的“第四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在深圳召开。

第四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在深圳召开。

 

法治周末记者 郝若希

 

201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了1.87万亿千瓦时,包括核电在内的全部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超过2.2万亿千瓦时,超过全部发电量的30%。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非化石能源电力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把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出台了多项措施和政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各种合作形式,在取得自身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积极为东亚和世界能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6月11日,由国家能源局与东盟秘书处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盟能源中心主办的“第四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在深圳召开。来自30余个国家或国际机构的能源、金融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届论坛以“务实合作、面向未来的绿色发展——构建智能、普惠、持续、发展的区域能源体系”为主题,准确契合了东亚峰会国家面向未来寻求务实合作的共同诉求。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世界性的难题都不能仅靠一国解决,相互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将持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提出,希望通过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这个平台,积极推进与东亚各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优表示,本次论坛在深圳举办,是践行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所提出的“关于加强与东盟国家清洁能源合作倡议”的重要成果。

 

然而,在亚洲还有数以百万的人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生活。泰国能源部监察总长图瓦阿斯·苏他贝托指出:“现在智能电网、能源储备、碳储存等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加速清洁能源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大部署清洁能源,实现经济发展和‘去碳化’的目标。”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东亚区域面临的能源转型问题日益突出。结合当今科技发展以及本地区资源状况,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抓手,在区域国家之间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配置,实现互利共盈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域内各国的共识。”李冶指出。

 

就此,老挝能矿部部长坎玛尼·因提拉表示:“水电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也帮助了邻国减碳。老挝正在大力发展水电,在各领域和东盟邻国合作,促进清洁能源的部署,促进整个地区清洁未来的实现。”

 

在商业对话环节,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樊亚亮、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刘敏、新加坡能源有限公司集团总裁黄锦贤等与会嘉宾围绕“设备、投资、电网企业应如何加强合作,提升区域绿色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在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中,政府需要为企业创造怎样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指导”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共谋清洁能源发展的未来。

理事长单位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副理事长单位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广东银禧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泽龙线缆有限公司
     武汉中钢安环院华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东莞市华清净水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市新华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红树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单位
     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兴隆鞋材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信力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
     广东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至诚涂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佳景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理事单位
     东莞市华龙实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金富亮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德能化工有限公司
     东莞市捷佳塑胶有限公司
     东莞市宇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珠江海咸水淡化研究所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
     东莞广益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东莞市星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东莞市英科水墨有限公司
     东莞市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东莞市出入境检测检疫局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东莞市环境监测站|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东莞市三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传真:22862897  邮箱:qhpw2015@163.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