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银纳米粒子极易伤害某些有益菌 恐破坏土壤系统

来源: 科技日报     2011-04-11

  加拿大科学家研究认为,某些工业产品中含有的银纳米粒子对一些生活在北极极地土壤中有益的细菌来说毒性非常大。科学家发现,将一定数量的银纳米粒子加入取自北极极地的土壤中后,会造成土壤中的许多种类的细菌数量减少,还会使一种有益的慢生菌全部消失。科学家担心纳米粒子进入自然环境可能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相关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出版的《有毒材料》杂志上。

  银纳米粒子作为抗微生物剂被大量用于防臭袜和T恤衫等日用消费品中。据统计,目前市场上有1300多种产品含有纳米粒子,这些产品包括不粘锅、织物柔软剂、长毛绒玩具以及某些食物和饮料等。参与此项研究工作的加拿大女王大学生物学家维吉尼亚·沃克表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请人们重新考虑如何更加安全使用纳米粒子。 

  沃克称,全球每年生产出数百万吨纳米粒子,其中不少最终将进入到环境中,他们的研究工作就是想找出这些纳米粒子到底对土壤中的细菌有何影响。   

  研究小组在加拿大极地地区收集了土壤样品,他们认为极地地区无人居住,因此土壤还未受到纳米粒子的污染。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些土壤中的脂肪酸和DNA(脱氧核糖核酸),以确定土壤中含有哪些细菌。然后,研究人员将土壤与银、铜、硅等纳米粒子分别混合,使其含量达到土壤重量的0.066%。半年后,他们对土壤样品中的脂肪酸和DNA再次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未含纳米粒子的土壤样品进行比较。他们发现,铜和硅纳米粒子对土壤的影响不大;但是在掺入银纳米粒子的土壤中,一种称为Bradyrhizobium canariense的慢生细菌完全消失了,大多数其他细菌的数量也降低了,细菌DNA的总数量下降了44%,只有一种叫Bacillales的细菌其数量有所增加,而这种细菌的生存能力向来就非常强。   

  研究人员非常关注这种慢生细菌的消失,因为它是一种固氮细菌,对植物从土壤里吸收氮非常有用。而在实验室试验中,他们再次确认了这种慢生细菌比其他细菌更易受到银纳米粒子的负面影响。即便是面对低于土壤里10倍量的纯纳米粒子,这种细菌都会立即死亡。

  研究人员因此担心,银纳米粒子的影响可能破坏极地区域的生物地理化学循环。

 

  • 上两篇文章:黄华华:以重点区域为载体 促进产业高端发展
    来源: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11-03-21   在上周五(18日)召开的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领导小组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领导小组组长黄华华表示,今年要以重大项目与重点区域为载体,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以点带面加快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会上,黄华华还透露
  • 上一篇文章:广东加快转型升级 今年着力抓好84个重大项目
    来源: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11-03-21   日前,广东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领导小组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组长黄华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听取了珠三角九市和省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讨论了《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2年重点工作任务》

  • 下一篇文章:日本EPC展示电子最新技术 全球最小数字麦克风
    来源: 科技日报 2011-03-18   在3月15至17日举办的2011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日本TDK集团的分公司TDK-EPC全面展示了其在汽车、新能源、材料和显示等方面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款迄今全球最小的、集成了数字界面的麦克风。该产品将MEMS麦克风芯片和负责数字输出
  • 下两篇文章:首个芯片远程供电实验设备问世 用RFID即可完成
    来源: 科技日报 2011-03-01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流体芯片,可利用无线电频率发射器(RFID)来为电泳实验供电。这是科学家首次开发出芯片远程供电实验室设备。   电泳是利用电场来操纵带电粒子的一种技术。为了提高通量,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些微型芯片,不过这些芯片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