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节约粮食支持农业清洁生产
本报讯(记者李敏)“为了销售所谓的娃娃菜,一些企业把大白菜剥掉百分之八九十,仅留一个芯儿卖。这是什么行为?这是电视剧里年羹尧吃饭的习惯。如果我们能减少一半的饮食浪费,我们就可以一年休耕2000至5000万亩耕地。”三农问题、环保问题是此次全国人代会众多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之一。近日,在京参加盛会的我市全国人大代表王惠群在大会发言时,抨击奢侈浪费之风,认为应重新唤醒民众节约粮食、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意识,并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大对农业清洁生产的支持力度。
  “每生产1吨粮食就要消耗40公斤左右的化肥,每生产1吨蔬菜要消耗60公斤化肥,每生产1吨水果要消耗100公斤化肥。”王惠群就此问题查阅了资料。由于我国人口多,刚性需求高,粗放式农业生产仍占较高比例,农业资源环境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开发利用。据统计,当前我国化肥、农药、农膜用量均为世界第一。化肥用量6000万吨相当于发达国家用量的总和;农药用量180万吨,占世界总用量的1/4;地膜用量143万吨,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2.5倍。
  “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现在我们粮食浪费还是十分严重,在收储运这个环节浪费的比例超过了发达国家的3%至5%,也超过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8%至10%,我们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达到了12%至17%。”王惠群说,在加工、食用方面浪费的更多,餐饮业大吃大喝现象还是存在,一桌饭吃完,再来同等数量的2拨人,还能吃饱。“所以,我们节省粮食、水果、蔬菜,就是节省大量农业投入品。”
  另一个让王惠群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在农业高强度产出的同时,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等农业投入品逐年增长,畜禽粪污、秸秆、尾菜等农田废弃物也成为突出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节约粮食
  支持农业清洁生产
  在畜牧业集中养殖地区和蔬菜集中种植区,由于大量的畜禽粪污和化肥的施用,对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饮用水源遭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严重侵害,这些报道已经屡见不鲜。他认为,发展培育资源环境保护产业,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是可持续的治理途径。但是对于这个“大块头列车”,在启动、加速时,还是需要政府给“加加油”,给个支点以便“撬动”。
  王惠群建议,首先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治理面源污染、减少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综合利用畜禽粪污等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直接。建议对农业产业安全及保障有贡献的好技术和好产品应试点先行。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内给予政策的强力支持,不把粮食生产量放在第一位,允许大胆尝试,多措并举。根据试点结果准确评估对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的影响,在选点上不能简单按照行政区域来,而应按农业资源环境特点,以流域或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再或者以一个具备各个生产要素的产业覆盖范围来选点。
  其次,要在产业生产过程中重点加大对农业清洁生产的支持力度。王惠群认为,农业清洁生产应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要在农业生产的源头投入、过程减量和末端综合利用上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农业投入品就是生态清洁的,保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量使用投入品,保障农业生产产品的清洁安全,并且把农业产生的废弃物能够循环利用起来,变废为宝。他建议发改委、财政部加大农业清洁生产支持的专项力度,在农业化肥农药减量、农田尾菜秸秆综合处理、农用废旧地膜治理及全生物降解农地膜推广示范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另外,王惠群还认为,应切实加大对农产品节约的宣传力度与举措,由节约粮食为切入点,广泛倡导节约、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 上两篇文章: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共同话题
    世界知名的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600万辆,相较于2013年实现了4%的增长。其中,中国车市产销量再创新高,连续6年全球销量第一;美国车市走势良好;欧洲车市迎来复苏;日本车市也是连续3年增长……普华永道分析认为,随着油价下跌、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全球车市
  • 上一篇文章:根除雾霾需实现从清洁生产到末端治理减排链条
    日前,“治霾在行动年度论坛暨2014中国典型案例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新华社全媒体主办,大会发布了2014中国治霾典型案例。专家表示,治霾仍需科学系统,尽快实现从清洁生产到末端治理的减排链条。“治霾在行动年度论坛暨2014中国典型案例发布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上,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介

  • 下一篇文章:2014年节能减排任务基本完成 多省份下调GDP增长目标
    截至2月13日,全国31个省份两会全部结束,去年各地节能减排任务基本完成。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生态环境保护地位更加突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各方共识。  2月13日,随著广东、吉林、海南三省两会的闭幕,自1月7日拉开帷幕的地方各省区市的两会全部结束。在过去的一年,各地节能减
  • 下两篇文章:成都更严手段治理大气 涉气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治理大气污染让成都天更蓝  “成都的蓝天越来越多了!”这是去年以来成都不少市民看得见的变化。据统计,2014年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有14天为优、209天良、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61.1%,同比增加91天,达标天数比例上升24.9个百分点。更加值得欣慰的是,在去年重拳治污之下,空气中主要污染物PM2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