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都网
地震时赶紧跑出商场,对吗?
错!跑动过程中容易被掉落的物体砸到,应先躲避后撤离
今天是5·12地震六周年纪念日,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里氏8 .0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实际上地球每天都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是无感地震,部分是有感地震。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中段,是华南地区地震相对多发的省份,当地震达到一定震级,必然带来危害。如何在地震时安全逃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地震来了怎么办?广东省地震馆应急与信息中心主任黄志东表示,面对地震,可怕的是我们对地震一无所知,毫无防备。掌握一些地震逃生、自救、互救方法,就能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
在商场购物时突发地震,如何躲避?
商场空间大,人员繁杂,具有多重玻璃结构。地震时尽量躲避到商场内墙角。也可以躲在柱子旁边,同时用手护住头部。但是被镶嵌的大理石很容易从框架结构中脱落伤人。也不能蹲在入口柱子旁或蹲在大厅中间,因为商场的顶部往往有吊灯或装饰物,容易掉落伤人。
很多人地震时跑出商场,也是错的。因为跑出过程中,容易被掉落的物体砸伤,应该先躲避,后撤离。
在商场附近的街道如何避震?
要避免躲在遮阳棚、公交站台等地。地震时若遮阳棚、公交站台等结构不够坚固,容易倒塌。更不能躲在灯杆下面,一方面掉落的灯具灯杆会伤人,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成局部漏电伤人。
应该蹲在路边汽车旁。路边的汽车远离建筑物,同时也会挡住一部分建筑物倒塌的灰尘、碎片和掉落的物体;或跑到马路边、马路中间,但要注意行驶的车辆,以免被车辆撞伤。
在过街天桥旁的街道如何避震?
不要躲在天桥下、商店、高大建筑物拐角、天桥两头等地方,应该躲避在开阔的马路上、跑到空旷地带。如果正在行走,应该逃离过街天桥塌落时所能覆盖的范围。
学校发生地震,如何躲避?
地震时应该听从老师安排,有秩序地避震和撤离。如果老师不在,要快速寻找易形成三角区空间的地方,比如就近的桌子底下,讲台下、柱子边的墙角。但不要躲避在头顶有电视机或者靠近窗户的墙角,在地震时容易掉落伤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墙角靠门,不利于逃生,上面的悬挂物也很容易掉落伤人。也不要冲出门去,很容易导致混乱,发生踩踏事故。
正驾驶汽车时发生地震,怎么办?
地震时不宜继续行驶,也不要立即刹车就地停止,否则会造成追尾等事故。应该立即减速,寻找安全地方停车,没有必要必须寻找停车位。
要远离高大建筑物、过街天桥以及路旁的路灯广告牌等。也不能停靠在十字路口,因为十字路口车辆多,非常不安全。
去海滨度假,如何躲避地震和海啸?
首先应该驾船驶离到远海、迅速撤离到高山上或开车驶离到高处躲避。不要跑到屋顶,因为低矮的海滨建筑抵挡不住海啸冲击。一般的救生衣和救生圈也无法抵挡,所以不要滞留在海滩上寻找救生衣,而且海啸到达海滩后会携带泥沙和杂物伤人。
除非万不得已才选择进入汽车避难,因为海啸携带的杂物会破坏汽车结构,另外海水进入汽车后,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在山上突发地震,如何正确逃生?
此时应该躲在大石头后面,垂直于落石的方向跑向树林中,或躲进很深的地坎,但是需要用手护住头部;再者可以跑向山坡高处,但是如果离山坡很远时,应快速寻找遮掩物躲避。
不要顺着落石的方向跑,因为滚石的速度远远大于人奔跑的速度。也不能进入帐篷,露营帐篷往往很薄,经不起滚石的撞击。
必会
居民家庭应准备地震应急包
地震往往发生在活动断层上,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中应避开活动断层。家庭最好购买地震应急包,保证地震时可以用地震包内哨子发出求救信号,水及食物也可以让你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发现青蛙上树等预兆,拨打地震热线12322
地震前兆通常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宏观前兆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到,如天气异常、地下水异常、地声、地光等;微观前兆则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要仪器才能测出。如地磁、地电、重力、地壳形变等变化。主要有全球定位G PS、大面积水准、断层形变和地倾斜等观测。
目前,广东省拥有一支由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联络员、业余测报员等组成的群测群防队伍,如市民发现有异常情况(如青蛙上树、井水温度突然升高等),也可以拨打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举报,会有专人进行进一步检测、判断是否与地震有关。
(广东省地震科普教育馆现正开放,从5月10日起,为期六天,市民可以前往先烈中路81号大院1号广东省地震局办公大楼2楼,学习更多地震科普知识。)
地震被困,怎么自救与互救?
自救方法
1、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2、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3、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4、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5、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6、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救人方法
1、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掌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4、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