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地炼进口原油面临三短板
来源于:中国化工报
   深受“粮食”不足之苦的地炼企业一直渴望国家能放开原油进口权,但一些外企近日在对中国地炼企业、贸易商进行一番考察后认为,实际上地炼企业尚没有做好相关准备。他们认为,若想迎接原油进口,地炼企业还需提前练兵,储备、锻炼专业和综合性人才,了解、熟悉原油国际贸易法规、惯例及流程,准备好资金和储运设施等。
  长期以来,原油供应一直是制约地方炼油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目前地炼企业的原油来源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通过原油和燃料油配比搭售方式得到,但这部分只能满足地炼十分之一的需求,地炼企业只得把半成品——燃料油当做最主要的油源,而燃料油炼油成本比原油每吨高出1000多元。全国地方炼厂大约有1.3亿吨炼油能力,但是年平均开工率仅有30%~40%。易贸研究中心常务副总钟健表示,如果原油进口放开,有资质的企业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进口,地炼的开工率有望从40%提升至80%以上。
  近期,(迪拜)海湾利达贸易公司总经理王日元、(迪拜)联合石化公司油品执行经理安卓前来全国地炼最集中的山东省考察,希望就地炼企业的原油进口进行相关了解。但在与山东地炼和贸易商接触后,这两家外企却看到了中国地炼企业的不足。他们认为,中国地炼企业进口原油尚需迈过三道关。
    一是贸易关。地炼企业对合同管理、信用证使用、国际贸易交割精通,善于用进出口保险减少风险的国际贸易综合人才更是缺乏。以致于地炼企业对从国外直接进口原油存在两头怕的心态,既担心合同签了,到期发不了货,又担心货到了质量不合格或者价格降下来。
    国际贸易涉及许多国际国内的法律、法规、协议、惯例,还要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程序和机构。除了进出口商、运输部门、保险公司、海关及其报关代理机构、银行、码头、商品检验机构,还要涉及到货币、时差、空间差异、贸易惯例的冲突等问题,国际原油贸易环节多,产生争议和索赔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因此,直接做国际原油进口贸易,不仅需要专业人才,也需要综合性人才。
    另外,由于国际原油贸易通常以体积数交接与结算,发货方在提单密度的采信上随意性较大,因密度差异导致的缺斤短两屡见不鲜。青岛一家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提醒,应逐步转变国内以重量数交接的贸易方式,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地炼企业应加强对承运方的信用管理和约束,要求船方在航程中时刻保持对货物状态的了解,尽可能减少货物在航行途中的损耗。
    二是资金关。地炼企业一直都是买原油、燃料油现货,因此资金压力不大,运输、储存也没有压力。但从国外直接进口原油大都是10万吨级以上的大船,一船折合人民币大约4亿元,一个地方炼油企业直接签订这么大单子,周转资金有压力,装卸、再拉回工厂,对储存能力也是个考验。
    王日元认为,如果中国的原油进口权完全放开,会有很多公司介入,届时如果几家地炼企业联合起来合用一船、组建专业的报关清关队伍也未尝不可。介入的公司越多,问题就容易解决。
    三是沟通关。“不好接触,语言沟通不了,谈不下去。”跑了山东省10几家地炼厂和贸易商王日元和安卓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他们感觉地炼企业懂英文的人少,缺少英文交流能力。“很少有地炼企业的名片是中英文对照的,甚至连个电子邮箱也没有标注。”王日元拿出收到的一摞名片向记者展示。在他看来,一张小小的名片折射出企业走向国际的意识还不够。

  • 上两篇文章:创新是化解化肥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现阶段,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作为化肥生产企业无疑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企业乃至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产能过
  • 上一篇文章:甲醇经济时代真的来了?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甲醇汽车有望“拉动”中国进入甲醇经济时代 下半年以来,国内甲醇市场一扫前几年的低迷状态,价格走势强劲。有专家认为,本轮甲醇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到需求端拉动的影响,近年来不断壮大的甲醇汽车对此贡献不少。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甲醇汽车有望“拉动”中国进入甲醇经济时代。但甲醇经

  • 下一篇文章:我国工业节能减排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低碳工业网工业是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领域,标准是政府加强节能减排监管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工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而且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消费者的节能减排意识,对进一步推进我
  • 下两篇文章:建筑节能门窗幕墙将迎来广阔的前景
    来源:低碳工业网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社会三大能耗中,建筑能耗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0%以上,而建筑通过门窗流失的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近一半。建筑节能,门窗是关键。近日在“第二届中国绿色建筑节能门窗幕墙高峰论坛“上,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主任徐洛屹表示,门窗幕墙是建筑节能最薄弱的环节,虽然家家都
  学会动态
行 业 动 态
学 会 动 态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