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甲醇经济时代真的来了?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甲醇汽车有望“拉动”中国进入甲醇经济时代
    下半年以来,国内甲醇市场一扫前几年的低迷状态,价格走势强劲。有专家认为,本轮甲醇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到需求端拉动的影响,近年来不断壮大的甲醇汽车对此贡献不少。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甲醇汽车有望“拉动”中国进入甲醇经济时代。但甲醇经济时代真的来临了吗?记者在近期采访中却发现业界对这一判断的看法并不统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甲醇产能出现过爆发式增长。自2006年之后,甲醇企业开工率就不断下降,盈利艰难,甲醇行业出现过剩局面。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甲醇价格一路上扬,接近年末更是出现了一波强劲的涨势,甲醇港口价格一度上升到3800元/吨,创下5年来的新高。
  有专家称,甲醇价格强势回归,一大原因是甲醇汽车试点范围扩大。山西省新能源汽车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石磊说:“近年来,在中国各地开始发力的甲醇汽车对甲醇行业扭转颓势贡献不小。特别是目前推广量最大的M15甲醇汽油。”据了解,2012年全国甲醇产量为3129万吨。其中用于燃料消耗、直接加入汽车中的有400万吨,加上甲醇下游产品二甲醚,一共可替代石油产品520万吨。“随着甲醇汽车产业化、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相信甲醇经济很快就来到我们身边。”石磊说。据悉,山西省现有甲醇加注站50多个,甲醇汽车改造6万辆,有20万辆年产能的甲醇轿车生产厂预计于2014年底投产。
  而化工专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胡海峰分析认为,本轮甲醇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供应减少、国内天然气紧缺甲醇企业停产,以及下游需求拉动造成的。虽然目前通过非正常渠道将甲醇添加到汽油中的现象不可小觑,但总体来说甲醇燃料毕竟有限,对甲醇需求的拉动影响并不大。他认为,甲醇价格大幅上涨比较离奇,应该不会维持多久。对甲醇汽车有望拉动中国进入甲醇经济时代的观点,胡海峰认为,虽然甲醇汽车技术已趋成熟,在出租车、城市公交车、矿井专用车等特殊领域已可以逐步替代汽油、柴油车,但短期内不可能大规模和全面推广,甲醇汽车要被社会广泛接受依然还有一个过程。
  延长中立新能源股份公司负责陕西甲醇汽车试点的燃料生产供应和加注站建设,该公司副总经理王珉认为,甲醇燃料的经济、环保等良好性能,决定了它今后会成为化石能源的重要替代产品。尤其在雾霾天气频发的当下,亟待加快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推广应用,而这需要政府引导。他认为,甲醇经济在中国真正形成气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需要在思想认识、政策支持、体系完善等多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2012年,工信部批准在山西、陕西、上海三地进行甲醇汽车试点。这一试点在2013年进入实质运行阶段。目前,全国已有5家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7个型号的甲醇汽车获得公告,已有4个型号的265辆甲醇汽车投入试点运营。此外,全国还有20多个省市对推广甲醇汽车跃跃欲试,共改造汽油车约15万辆。
  除普通甲醇汽车外,甲醇载重汽车也已研发成功。今年5月,陕汽集团LNG与甲醇重型商用车产业化项目获陕西省发改委备案,将投资4.12亿元在西安设立年产1.5万辆LNG与甲醇重型商用车项目。目前,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卡已在鄂尔多斯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道路试验,证明其排放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陕汽集团西安兰德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公司小批量生产销售了20多辆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卡,明年将投入大规模生产。
  据负责陕西试点评估工作的陕西省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副组长、长安大学教授刘生全介绍,待甲醇汽车运行3万千米以后,明年初将采集、检测详细运行数据,以对陕西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做出阶段性评估。
 

  • 上两篇文章:废橡胶利用:绿色升级进行时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科技创新,坚持走绿色环保高新材料之路是我们江西国燕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长远目标。”  “我们菱正机械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研制的用于废轮胎破碎机及胶块撕碎机的激光熔覆刀具已完成批量生产,它必将成为助推废橡胶产业绿色发展的利器。”   这是日前在河北唐山举办的2013全国废
  • 上一篇文章:创新是化解化肥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现阶段,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作为化肥生产企业无疑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企业乃至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产能过

  • 下一篇文章:地炼进口原油面临三短板
    来源于:中国化工报  深受“粮食”不足之苦的地炼企业一直渴望国家能放开原油进口权,但一些外企近日在对中国地炼企业、贸易商进行一番考察后认为,实际上地炼企业尚没有做好相关准备。他们认为,若想迎接原油进口,地炼企业还需提前练兵,储备、锻炼专业和综合性人才,了解、熟悉原油国际贸易法规、惯例及流程,准备好资
  • 下两篇文章:我国工业节能减排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低碳工业网工业是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领域,标准是政府加强节能减排监管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工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而且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消费者的节能减排意识,对进一步推进我
  学会动态
行 业 动 态
学 会 动 态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