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南京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垃圾分类将行之有效

来源: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南京规定不分类投放垃圾将罚款操作难度较大——垃圾分类如何行之有效?

  6月1日,南京《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实施,其中“不分类投放垃圾将处50至200元罚款”等规定备受关注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垃圾分类如何行之有效?近日,记者就南京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调查。

  变废为宝破解“垃圾围城”

  在南京繁华的新街口地区随机调查,知道“垃圾要分类”的人刚过半,而明白“垃圾为何要分类”的人却不足三成。南京市城管局城乡环卫处副处长韩建夏说:“垃圾分类工作之所以进展缓慢、效果欠佳,主要是因为市民对此认识不足。”

  垃圾为何要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九字方针似可给出一个大概解释。

  作为拥有8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南京日产生活垃圾近6000吨。减量化,主要是为破解“垃圾围城”的巨大压力。目前,南京三个垃圾填埋场即将填满,而垃圾量却在逐年上升,实行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减少进入处理厂的垃圾量,势在必行。

  资源化,是对减量化的更高要求,将垃圾“变废为宝”。垃圾资源化的前提是分类投放。韩建夏以占生活垃圾近一半的厨余垃圾为例,只有进行分类,才能进行堆肥等技术处理。同样,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只有将有害垃圾、不易燃烧的垃圾如电池、电子元器件、灯泡等分类出来,才能实现焚烧发电的环保和效率。

  南京市城管局副局长陈雷介绍,南京从2000年被列入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2011年12月开始启动新一轮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市4个区的4个街道8个社区,约2万户、10万居民先期开展垃圾分类试点。2013年,南京垃圾分类覆盖面有望达到40%。

  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制定出多个条款,对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理做出规定。按照规定,四类垃圾有不同的去向:可回收垃圾被运送到再生资源回收单位,经过分拣后进行再利用;有毒有害垃圾定期运送至环保部门制定的存贮点,最后由专业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餐厨垃圾由密闭的垃圾运输车运至末端处理场所,进行生化处理或填埋;其他垃圾则要经过两道程序,经过分拣或拆卸后一部分被综合利用,一部分进入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厂。

  南京市城管局介绍,从试点小区看,可回收垃圾数量很少,几乎都由废品收购人员或拾荒者收集走了;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也都有专门车辆进行分类运输,其中南京市专门用于餐厨垃圾运输的封闭式运输车已有88辆;有毒有害垃圾由于数量较少,运输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据了解,南京市近年加大运输设备的投入,目前新型密闭式垃圾运输车已近600辆,仅2011年以来就增加了100辆。

  社区引导与监督决定成效

  在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东方天郡小区,门口整齐排列着蓝、绿、红、黄4个垃圾桶,醒目标明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实行生活垃圾“四分类”,已被写入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家住小区5幢的洪贵芳老人,是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热心参与者。他感慨地说:“别看4个桶清清楚楚摆那里了,想让人规规矩矩把垃圾放到正确的地方,可不是件容易事!”

  垃圾要分类正确,先要给市民普及分类知识。2011年12月南京启动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市区两级印发了详细的宣传册和宣传页分发到每户居民家。但是具备垃圾分类知识容易,形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难。“答应起来容易,可是拎个袋往垃圾桶一扔,照样都混一起。”洪贵芳说,垃圾分类指导员穿着黄马甲守在垃圾桶旁检查。“查出来不分类怎么办?”“说服教育,多数人听,但也有人不耐烦扭头就走。就得不断督促,慢慢就会有意识了!”

  在南京市栖霞区、建邺区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向街道和社区干部、居民以及城管部门问及垃圾分类工作的最大难点,几乎所有人都说“是居民的意识和习惯”。

  洪贵芳所在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吕庆钢介绍,经过几个月宣传督促,大部分家庭的垃圾分类都较规范,“垃圾分类的关键是居民要有意识、成习惯,社区工作者宣传、引导与监督到位。”

      垃圾分类需要社会动员机制

  南京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东方天郡小区的垃圾分类率应该是全市最高水平,基本保持在90%以上,而其成功经验除了拥有认真负责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还包括居民素质、物质引导、创新制度等因素。在东方天郡,分类所用的垃圾袋由街道免费发放,小区每月还会定期公布所有住户垃圾分类的星级。

  即将实施的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不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对此,社区干部表示,实行起来困难会很多,“只有城管局这样的执法部门才有这个权限,城管总不能守在每个垃圾桶前面吧。”城管部门也表示,对于不分类投放的行为,行政执法部门取证会很困难,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工作的着力点还是要提高人们的分类自觉性。【原标题:垃圾分类如何行之有效?】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姜涛博士认为,不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既具有瞬时性,又可能具有普遍性,城管部门执法成本必然会相当高。

  “大人没有孩子自觉。垃圾分类这个事,要从娃娃抓起!”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翠杉园小区的王永清、徐桂宁在小区宣传垃圾分类时发现,那些有小朋友的家庭,往往会在孩子的监督下慢慢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王永清已经行动起来,向幼儿园申请给小朋友们讲垃圾分类课。兴隆街道副书记谢汝林说,街道已经与辖区内多个学校、幼儿园建立联系,定期举行垃圾分类知识进学校、进幼儿园活动。“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带动一个片区”,南京市城管局方面也表示,垃圾分类工作要形成社会动员机制。

  垃圾分类包括三个环节: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有专家表示,即使小区建立、形成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与习惯,但是如果运输时进行混装、处理时又一同处理,垃圾分类工作也是形同虚设。

  南京市城管局也坦承,在末端处理环节,现有的条件难以满足《管理办法》垃圾分类处理的要求,南京市正在加快相关的设施建设:对餐厨垃圾进行生化处理的垃圾处理厂目前已完成选址,下一步将尽快施工建设;主要针对其他垃圾进行处理的江南、江北两个垃圾焚烧发电厂,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建成投产。


  • 上两篇文章:如何妥善处理环境信访?
    来源: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当今环境信访已成为社会舆情的焦点、公众关注的热点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各级环保部门应以务实作风,帮助群众解决最迫切、最现实的环境
  • 上一篇文章: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望近期上报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杨铁生昨日在出席“第十六届科博会”能源论坛的间隙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环保部牵头制订的“全国大气污染防治

  • 下一篇文章:茂名石化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近日,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对在国土绿化事业中做出突出成绩的29个城市(区),134个县(市、区),239个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 下两篇文章:禁或不禁都在这里 专家:匆忙解禁影响健康与环境
    来源: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被国家禁产禁用14年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随着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第21号令的生效重归市场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尽管广东未定何时解禁白
  学会动态
最 新 文 章
推 荐 图 文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