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国内掀起锂电池热潮 或再造一个“光伏产业”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现如今,隔膜行业犹如光伏企业,热钱滚滚,市场竞争尤其惨烈。有数据显示:国内已宣布投产锂电池隔膜企业有21家,宣布投产产能4.77亿平方米/年,与之相对,2011年国内市场用量仅1.6亿平方米;考虑到其他在建或筹建、未公布的项目,如果全部项目都在2015年之前投产,总产能将为12亿平方米/年,甚至远超世界需求。

   由于储能技术发展缓慢、电动汽车需求不振,锂电池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尚未得到有效释放,锂电池产品整体价格的短期下滑更是加剧了相关企业的营收困境。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我国锂电池行业仍属于低端制造业,对锂电池核心技术、高超工艺的掌握明显不足,锂电池项目的大规模上马难以掩盖隔膜产品缺失所带来的弊病,锂电池行业极有可能步光伏行业的后尘。

   据悉,锂电池有四大关键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和隔膜,前三类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而隔膜的国产化进程刚刚开始,此类产品约占锂电池制造成本的1%-20%

   近年,中国国内掀起了一波电池隔膜投资的热潮。从已投产和拟在建项目来看,隔膜项目所用的技术路线包括干法、湿法和电纺工艺,产品类型包括单层聚乙烯(PE),单层聚丙烯(PP),以及聚酰胺(PI)薄膜等。但令人忧虑的是,2011年底,中国国内已投产企业宣布隔膜的产能为3.6亿平方米/年,但业内估计产量仅为4000万平方米,仅占当年宣布产能的11%。纵使2015年国内隔膜总产能达到12亿平方米,但实际产量或只有15%-20%之间,即为1.8亿-2.4亿平方米/年。

   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应居安思危、审时度势,及早把控锂电池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限制锂电池项目的审批及上马,避免用明天的产能过剩创造今天的GDP’萧函认为:同时,企业应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切勿盲目地将锂电池工程作为主打项目,在技术研发尚不过关的情况下不宜过分染指锂电池隔膜领域。

   作为技术壁垒最高和国产化率最低的锂电池材料,2011-2012年中国仍然有70%-80%的隔膜需要进口。国内产品目前虽然存在不足,高端技术亦存在瓶颈,但关键在市场应用方面,国产化产品占据的比例将得到提升。与进口产品相比,国内部分厂家的产品在性能指标上的差距已开始缩小,且拥有价格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大规模的投资会带来技术瓶颈方面的解决,这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领域已得到验证,甚至在光伏、风电方面也有成功案例,国内土地、人工、上下游领域的聚集,可以将隔膜产品的质量在做到稍落后国际一步的同时,价格做到国际最低。

   国产化替代进口产品最重要的作用是隔膜产品价格的降低,2003年进口隔膜的价格为15-20/平方米,但现今,通信电池隔膜已低于10/平方米,动力电池低的可以达到12元,美国Celgard的产品价格较高,约15-18/平方米。   据20127月一家机构的分析指出:目前,中国仅占世界锂电池隔膜产品6%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未来5年,世界或将承受来自中国锂电池隔膜产品的低价炮火。

   中国锂电池隔膜产品能否完全占领国际市场并非关键,锂电池行业如何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锂电池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才是重点问题。萧函认为:我国锂电池行业已经出现大跃进苗头,给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中国锂电池隔膜产品将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制造的代名词。” 


  • 上两篇文章:钛白粉调价值得关注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康诺斯公司近日宣布,从2013年6月1日起,上调在欧洲、亚太、拉美、中东、非洲出售的所有钛白粉产品价格。其中,西欧和土耳其最
  • 上一篇文章: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
    [2013-05-20]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日前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对拟实施的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向大型煤炭企业征求意见。据了解,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冀中能源集团、陕西煤业集团、河南煤化集团、潞安矿业集团、兖矿集团、淮南

  • 下一篇文章:吉林石化延长醇醚催化剂寿命
    [2013-05-20]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近日,吉林石化公司电石厂通过提高空气冷冻效果,有效延长了硅胶与催化剂的使用周期,产品优级品率由过去的98.8%提高到99.1%以上,每年可多创效130多万元,使困扰该厂醇醚装置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2002年,该厂从美国引进的醇醚装置投
  • 下两篇文章:国务院新政力挺稀土开采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日前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新政,其中稀土深加工审批下放意味着政府扶持意图明显,相关概念股或咸鱼翻身。  稀土开采分离未松国务院扶
  学会动态
最 近 更 新
国 家 政 策
省 市 政 策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