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企业豪赌醇醚燃料政策

     一边是醇醚燃料生产商开工率严重偏低,企业经营困难重重;一边是各大企业积极上马醇醚燃料项目,企业投资煤化工路线生产醇醚燃料热情十足。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醇醚燃料生产商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一旦政策明晰,市场将会意识到,醇醚燃料是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最靠谱”选择。
    醇醚板块拖累业绩
   “现在做甲醇根本就不挣钱。”一位参加2010中国国际煤化工论坛的企业代表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甲醇汽油的政策还没有明朗,目前小范围的示范项目根本无法消化现有的产能。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介绍,目前我国甲醇的生产能力已突破3000万吨,但甲醇制烯烃项目还在示范中,低比例甲醇汽油国家标准(M15)还在制定中,加之国外低价甲醇的倾销,导致国内醇醚企业开工率极低,甲醇行业整体开工率不到50%,而二甲醚装置的平均开工率已降至20%左右,企业生产运行困难。
    而根据多家上市公司最新公布的半年报也不难看出,醇醚板块尤其是占比较大的甲醇,已经成为拖累涉足煤化工领域上市公司业绩的最大“杀手”。
    兰花科创、开滦股份、兖州煤业等公司纷纷在中报中表示,由于甲醇及二甲醚价格同比下降,销售情况不乐观,或是因为开工率不足,不能产生规模效应,导致成本无法摊薄,致使这些公司的化工板块或旗下从事化工业务的子公司出现亏损。
    企业投资热情不减
    尽管目前市场惨淡,也有一些企业看到了焦炭、甲醇等煤化工项目存在着严重过剩的风险,主动将这类拟建、在建项目压缩或者停止,但更多的企业对醇醚燃料的投资却未见收缩,尤其是各大煤炭集团为了化解煤炭产能潜在过剩的风险,都在积极地向煤化工领域延伸产业链。在此次论坛上,兖矿集团、延长油田等都介绍了旗下煤制甲醇项目的建设进度。
    上述企业人士表示,相比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而言,以煤为原料的甲醇生产商在成本上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今年的天然气价格上涨让气头的甲醇企业叫苦不迭。虽然今年煤炭价格也比去年有所上涨,但通过煤化工路径生产甲醇的企业大多都拥有自己的煤炭资源,因而对成本变动并不敏感。
    “企业赌的是未来政策的明晰。”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如果醇醚燃料替代石油的政策确定,市场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降连保就认为,醇醚燃料是本世纪近50年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过渡的最可行、最现实的选择。在他看来,醇醚燃料在扮演好过渡性、替代性角色的前提下,将沿着“醇-醚-氢”的产业链后续发展,通过提高技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不断延伸产业生命周期,市场前景看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认为,目前制约醇醚燃料发展的突出问题是缺乏标准。低比例甲醇汽油国家标准的相关实验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做补充、完善和标准修订的工作,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将有望出台。
    此前,我国2007年立项,2009年正式颁布了车用燃料甲醇汽油标准和高比例甲醇汽油国家标准(M85)。胡迁林表示,只有这三个标准还不够,要推广醇醚燃料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三个产品标准外,配套的加注系统、输配系统等的标准也应当及时出台。


                           转载如下:
http://www.chemm.cn/news/news-33878.html


  • 上两篇文章:关于加大山西省煤化工技术研发力度的建议
    纵观国内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虽然2009年国家出台产业政策限制传统煤化工产业的产能盲目扩大态势,但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的热度不减反升。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新开设了煤化工专业,很多科研院所新增了煤化工研究机构和项目,更有众多企业不惜方方面面的投入,甘冒技术、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风险,坚持上马煤化工工业性试
  • 上一篇文章:石化优秀节能技术产品和项目发布
    中化新网讯  10月13日,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在京发布了“标准基金杯”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节能技术、产品和项目获奖名单。这些技术、产品和项目多数具有专利并有工业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据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发布的获奖名单显示,由乔大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开发的全预混燃气燃烧技术等10项技术

  • 下一篇文章:专家建议立法设定井下避难所国家标准 效仿智利
    本报讯 (记者吴鹏)智利33名矿工被困69天后成功获救,在营救过程中,井下应急避难所发挥重要作用。有煤矿安全专家表示,我国早已要求矿山设立永久应急避难硐室,但是实际推行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昨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他建议国内分阶段实施建设应急避难硐室,在风险高,有条件的
  • 下两篇文章:坚持高标准环保要求稳步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
    大武夷新闻网讯 14至15日,省长助理郑松岩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我市调研环保工作。在邵武市下沙工业集中区检查时,郑松岩强调,要坚持高标准的环保要求,通过调整氟化工产业结构,立足现有的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严禁新上氟化工初级产品项目,引导氟化工产业升级。要加大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力度,强化氟化工
  学会动态
最 近 更 新
国 家 政 策
省 市 政 策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