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美国研制出可拉伸锂离子电池 电池变得更小更柔软

  中国科技网 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26日报道,美国西北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展示了可拉伸的锂离子电池,这种柔性器件能够为创新性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真正实现电子装置和电力来源的小型化、延伸性集成。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同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这款可拉伸电池的功率和电压都与同尺寸的传统锂离子电池无异,但它的柔韧特性却使其能够拉伸至原有尺寸的3倍,而不影响自身的功能和运行,并能在之后恢复至原有大小。科研人员展示了这种电池对商用发光二极管的电力供应,即使当其被折叠、延展、扭动和安装在人类臂肘上时,发光二极管也能保持运转。新型电池在需要充电前能够不断工作8小时至9小时,而充电过程也可通过无线进行。可拉伸电子装置能应用在任何地方,甚至在人体内也能使用,却无需通过电源线连接到插座。植入式的电子设备能够监控人类的脑电波和心脏活动等,并能在平直、刚性电池无法工作的区域正常发挥效力。

  西北大学着重理论方面,负责设计和建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则负责实验部分和新型电池的制造。设计无线电力供应可谓是研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现在,科学家通过聪明的“空间填充技术”制成了小型的高性能电池。以往他们通常会在构建可拉伸电路时使用“弹出式”技术,以金属丝作为桥梁将微小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形成阵列,当阵列被拉伸时,金属丝就会弹出、展开,使得柔性电路能够自由弯曲、伸缩和扭动。但有限的空间决定了电池组件间无法使用该技术,因此制造可伸缩电池需要另谋他路。为此,科学家利用金属丝互连成较长的波形线,以填充电池组件之间的微小空间。与元件相连的线条呈大“S”形,其间还有众多的小“S”形金属丝,当电池被拉伸时,大“S”会先被拉伸并消失,随后小“S”也会随拉伸消失,而100个并联电极之间的连接也会变得更加紧密。这便是新型电池能伸展至自身尺寸3倍的关键所在。

  研究人员称,电池的拉伸过程是可逆的,且支持无线充电。此外,该电池的设计允许可伸缩有感线圈的集成,以实现经由外部电源进行充电,但又无需物理连接。实验证明,可拉伸锂离子电池能反复充电20次左右,基本不会对电池容量造成损害。(张巍巍 冯卫东)


  • 上两篇文章:污染源变绿色建材 粉煤灰利用市场看好
    “看这些楼,用的都是我们粉煤灰做成的砖。”2月19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协庄煤矿天缘环保建材砖厂厂长副厂长毕同思指着厂区的一栋大楼自豪地对记者说。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以联合令形式发布了新修订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将采取五项措施鼓励支持粉煤灰综合利用,让粉煤灰生产、利用企业感受到了行业发展
  • 上一篇文章:PM2.5将有规范中文名
    中国科技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李禾)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今天在北京主持召开PM2.5中文定名研讨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说,将在《中国科技术语》杂志和有关媒体上刊登专家建议,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系统性、通用性等原则来确定PM2.5中文名。

  • 下一篇文章:美研究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新途径
    中国科技网华盛顿2月26日电(记者毛黎)美国德州大学研究人员25日表示,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他们正在进行用二氧化碳来生产液态甲醇的开创性研究。负责德州大学研究事务的临时副校长克里思南·拉杰西沃说,与过去将温室气体转化成有用产品的方法相比,他们尝试的新途径更加安全、简单且廉价。
  • 下两篇文章:新催化剂让氢气的运输和释放变轻松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常丽君)据《自然》网站2月28日(北京时间)报道,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化学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新催化剂,能从液体甲醇中轻松提取氢气,让氢气存储和运输变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方法消除了“氢经济”中的最大障碍,将来有望把氢气“装入”甲醇通过管道、油罐车运输存储,用时再通过化学反应将氢气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