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引用如下:
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为目标,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把污染物最大限度地消灭在生产过程中,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是工业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集团公司领导对清洁生产工作十分重视,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和特点,把它和生产装置达标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积极组织推行工作。自1995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清洁生产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培训,使企业的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提高了清洁生产认识,增长了清洁生产知识,现已成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骨干。(2)所有企业均建立健全了清洁生产组织机构,成立了清洁生产领导小组。(3)于1997年底完成了首批24套清洁生产示范装置的审核工作,这些装置在排水量、化学耗氧量、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排量上取得了削减30%、12.9%、14.5%、和27.8%的成果,同时获经济效益1.88亿元。(4)1998年6月开始启动了第二批清洁生产示范装置的工作,这次选了21套生产装置。集团公司第二批清洁生产示范装置审计工作于1998年6月开始, 1999年底全部完成。经专家审核,21套清洁生产示范装置中有20套生产装置通过了验收,共筛选出清洁生产方案368个,其中已实施了338个,投入资金10887.59万元,年获经济效益17670.98万元。减少污水排放量227.46万t/年,减少污水中污染物CODcr3376.26t/a,减少废气排放量26217.52万Nm3/a,减少固体废弃物3481.2t/a。第二批清洁生产示范装置清洁生产审计完成后,除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外,还为制定清洁生产考核指标积累了数据,为集团公司全面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创造了条件。(5)除此之外。一些企业结合自己的情况,组织对企业级示范装置进行清洁生产审计。同样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集团公司共有22个企业67套生产装置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其中有19个企业,46套生产装置参加了集团公司的清洁生产示范工作。现将集团公司全面开展清洁生产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洁生产示范装置成效显著
1、参加清洁生产示范装置企业的观念和意识进一步提高,推行清洁生产正在逐步成为企业的自觉性行动
通过两批示范装置清洁生产审计,示范单位在资源利用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各示范装置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企业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认识到推行清洁生产是提高生产经营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改变了过去在环境治理上单纯依靠污染物末端治理的行为方式,积极开展全过程污染控制。清洁生产正逐步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扬子石化公司把推行清洁生产与生产管理相结合,认识到清洁生产所追求的“减污、降耗、节能、增效”的目标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在清洁生产审计工作中,企业领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各生产装置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扬子公司在给各分厂下达减本指标中有意识地包括了环保这块,减本指标层层分解,制订详细的考核细则,每月、每季度对各生产厂完成的减本指标和环保指标进行检查、考核打分、排出名次,对每季度考核中位于前3名的分厂给予奖励,对超标排放的分厂一律按超标倍数收排污费,并予以通报。在公司每月的经济承包责任制考核中,污染物排放指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之一,严格按照考核指标评分。同时,公司将污染物排放指标纳入了装置达标、劳动竞赛、文明车间评比等各类考核指标中,积极实施环保达标工作,凡是发生环保问题都要扣奖,对发生重大环保事故实行否决制,真正落实“安全、环保、质量”一票否决权。扬子石化公司还积极主动向集团公司安环局提出申请,增加列入集团公司清洁生产示范装置的数量。扬子石化公司还通过报刊、电视、黑板报等各种类型的媒体宣传教育,职工的清洁生产意识大大加强,清洁生产审计中80%以上的方案是无费、低费方案,需要职工改变原粗放作业的操作习惯,难度较大,通过宣传和管理制度的加强,无费、低费成果得以巩固。如PTA装置提出取消用新鲜水冲洗地面问题,由用新鲜水水冲改为擦地,劳动强度加大,但职工坚持下来,既节约了新鲜水又减少了污水。通过回访得知,通过清洁生产审计生产装置的减污量极少有回弹现象,相反许多装置的污染物量又得到了进一步减少。持续开展清洁生产的观念已在扬子石化公司领导和职工的思想中逐步建立起来。
镇海石化公司,燕山石化公司、洛阳石化总厂等参加示范装置的企业,除完成集团公司清洁生产示范装置的审计工作外,还自己筛选其他生产装置进行审计,并在上一轮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完成以后,主动制定了下一轮清洁生产的实施计划,自觉持续地推行清洁生产。
2、清洁生产示范装置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二批清洁生产示范装置的审计中,筛选的819个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减少污水排放量453.55万t/年,减少废水中污染物CODcr6237.67t/a,减少废气排放量54805.24万Nm3/a,减少固体废弃物6369.13t/a,。在819个清洁生产方案中,共投入资金245059.93万元,年可获经济效益36464.38万元。值得重视的是,在819个清洁生产方案中,无费、低费方案有593项,无费、低费方案的投资仅为332.68万元,而无、低费方案所获得的效益达14964.09万元/年,由此可见管理方面的效益还是十分明显的。
清洁生产示范工作推动了企业的整体清洁生产的开展,环境状况有了较大改善。扬子石化公司由于参加示范装置数量较多,有6套生产装置被列为集团公司第二批清洁生产示范装置,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制定整体清洁生产实施计划。 全厂的排污量与97年相比,污水削减量108.6万t/a, COD削减量926t/a,废气削减量2.2′107Nm3/a, 固体废物削减量408.12t/a;分别下降了23.6%、14.03%、28.5%、38.25%。自集团公司开展第一批和第二批清洁生产示范装置以来,扬子石化股份公司已有60%的生产装置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计,审计装置的排污总量占公司总排污量的78%以上。两批清洁生产完成后,与95年审计前相比,在总体生产能力扩大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外排COD总量下降了25.13%,石油类下降了49.25%,万元产值COD排放量下降了33.5%,实现了增产减污,成效十分明显。由于实施清洁生产中减少了污染,腾出的排污容量为新建项目的排污创造了条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
镇海石化公司共有生产装置32套,其中重油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污水汽提、合成氨尿素装置等被列入集团公司清洁生产示范装置,该公司在此基础上又自行将10个车间的17套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作为镇海石化公司的清洁生产示范装置,进行清洁生产审计,该公司紧紧抓住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各个环节,通过实施节能、节水、降耗、减污的清洁生产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已通过集团公司验收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实施了7项无费方案,4项底费方案和3项中高费方案,仅投资696万元,就取得了主要污染物削减了39%,每年可增效1100多万元。其中,催化分馏塔含硫污水串级用作富气洗涤水的方案,仅投资8000元,含硫污水量可削减8万多吨/年,每年可节约污水处理费用和软化水费用约400万元。“九五”期间,镇海石化公司的生产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99年原油实际加工量已达到777万吨,比1995年的实际加工量增加了38%,化肥装置的生产能力也由设计的52万吨。年提高到目前的60万吨/年以上。由于镇海石化公司努力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工业污染全过场控制,走出一条低成本扩展,高水平环保的路子。在原油加工量增加的情况下,吨原由外排废水却从1995年的0.74吨水/吨油减少到0.54吨水/吨油。加工吨原油新鲜水用量从1.31吨水/吨油降低到1.03吨水/吨油。大大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1995年至1999年原油加工量(95年562万吨,99年777万吨)增加了215万吨/年,占1995年的38.26%,而吨原油排COD量下降了0.02kgCOD/吨原油,与1995年相比COD削减了50%。800万吨/年第一步扩建时,由于清洁生产取得了成绩,在源头削减了污染物,腾出了污染治理设施的能力,因此在污水处理场没有扩建改造的基础上,连续实现外排污水合格率100%。
镇海石化公司实施清洁生产的总体思路是结合炼油和大化肥改扩建工程和技措项目的建设,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从原头削减“三废”,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加氢、干式蒸馏等清洁生产工艺,在扩建方案中,油品的二次加工和精致最大限度地采用加氢路线,使油品中的硫、氨和氧等杂质最大限度地转变为可回收利用的硫化氢和氨氮,或者转变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1999年镇海石化公司被列入集团公司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后,对全公司的燃料供给、硫资源回收、污油及轻烃回收、清污分流及污水回用等重点审计对象进行了初步评估,优化用水方案,在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和给排水系统的优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实施含硫污水、各类碱渣、碱渣污水、无机废碱液、含碱污水、高浓度(COD、NH3-N)污水和低浓度污水的分流收集和输送,并在装置内对水量不大的酸碱污水进行小规模的中和处理,而不在污水处理场设大规模的中和处理设施。由于优化了排水方案,进一步减少了污水处理量。
3、清洁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集团公司在以往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中摸索出了数项清洁生产技术,经专家审定、筛选出了8项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在第二批清洁生产示范装置审计中,部分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再次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和改进。污水处理场脱水污泥的最终处理,一直是集团公司炼化企业的难题,用焚烧炉处理,能耗较高,镇海石化公司每焚烧一吨污泥费用高达400多元,镇海炼油化工股份公司的焦化装置在清洁生产审计中,采用并完善了延迟焦化装置冷焦过程处理炼油污水处理场“三泥”的清洁生产方案,结合本企业的特点,进一步优化了该项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将污水处理场脱水污泥和急冷油混合,通过原急冷油线送至焦碳塔顶,经生产性实验,取得成功。脱水污泥的含水率始终控制在85%以下,含油污泥掺量最大达到10吨/天,对焦化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和焦化产品的质量无明显影响。该工业化实验技术改造工程投资仅为30万元,可获得年直接经济效益164万元。给炼油污水处理场“三泥”的处理问题创出一条新路,减少了污水处理“三泥”的二次污染,节省了“三泥”的处理费用。该股份公司的含硫污水汽提装置同样在审计中实施了含硫污水注碱除氨技术,有效地将净化后含硫污水中残存的NH3-N脱除至50PPM以下,净化水中的HN3-N浓度降低33%以上,脱硫、脱氨的净化水回注于电脱盐和焦化装置富气洗涤,每年削减外排污水40多万吨,节约软化水费用300多万元,减少了NH3-N浓度过高对污水处理场的冲击。
在完善利用已有的清洁生产实用技术的同时,各示范企业还积极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来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燕山石化公司在清洁生产审计中,针对橡胶车间干燥箱每小时排放8000—10000立方米的含烃类尾气,一直没有很好的治理方法的状况,组织技术人员考察调研了其它厂家利用碳纤维治理二氯乙烷的成功经验,决定在橡胶车间进行试点,于1998年建成投用了顺丁橡胶成品干燥箱尾气治理设施,该设施采用碳纤维技术,将尾气中烃类物质吸附脱除,再经解吸分离后回收得到汽油馏分。经初步测算,处理后排放的尾气中烃类物质浓度由3000—4000毫克/立方米降至10—400毫克/立方米,回收率达90%以上,在顺丁橡胶车间四条线全部开车的情况下,每天可回收油品1.5吨左右,获得了可观的环境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在清洁生产审计中,通过能量平衡审计发现:蒸汽能量利用不够合理、电能利用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在建成投用1000千瓦和3000千瓦两台背压发电机组的基础上,利用蒸汽余热发电技术,又增建一台3000千瓦蒸汽背压发电机组,1998年全厂利用蒸汽余热发电3251.3万千瓦/时,创造产值1625.65万元,利润127.98万元;同时,还根据现有装置的用电特点,大量采用变频调速技术,节电319千瓦时/时,节约电费130万元/年。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体会
1、领导层清洁生产意识的提高是搞好此项工作的前提
扬子石化公司在推行清洁生产中取得了真正的实效,其成功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领导层对推行清洁生产有充分的认识。扬子石化公司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把环保、安全与质量一起视为企业的生命。公司成立了两级清洁生产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制订了各阶段清洁生产计划,提出了清洁生产“三年规划”健全了三级管理、二级监测的环保工作体系,公司设有环保处,主要生产厂设有环保科,生产车间有兼职的环保员,环保处下设环境监测站,各厂有二级监测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在公司的经济承包责任制考核中,环保指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奖惩结合。目前扬子公司所取得的清洁生产实效与清洁生产领导小组的有利领导是分不开的。
2、宣传教育是克服清洁生产障碍的有利手段
由于清洁生产是将整体污染预防的思想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过程每个环节,搞好清洁生产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工人,如果宣传的不够,企业领导认识不高,就不可能带领干部职工有效地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此项工作。既使搞了清洁生产,也不可能持续深入地开展好此项工作或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在清洁生产审计中约70%的方案为无低费方案。无低费方案的实施很大程度上需要职工改变已有的操作行为,变粗放操作为精细操作,难度较大,只有职工对清洁生产有了真正的认识,才能自觉自愿地改善自己的环境行为,积极主动的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事。清洁生产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完成。
3、技术创新是实现清洁生产的根本
在推行清洁生产中靠管理和实施一些无低费方案可以取得一定成效,但作用大、收效高的是从工艺、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装置进行优化和改造创新。燕山石化公司在推行清洁生产注意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对旧设备、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成绩明显,特别是苯酚丙酮装置,该装置开车以来一直采用具有腐蚀性的三氯化铝作催化剂,致使装置腐蚀泄露严重。1998年对苯酚丙酮装置的异丙苯单元进行改造,采用FX-01沸石催化剂替代原来的三氯化铝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无腐蚀、无污染、转化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改造后与改造前相比,异丙苯生产能力从6.8万吨/年提高到8.5万吨/年,可使苯酚、丙酮产量每年增加1万吨,而年污水排放量减少约8万吨,年COD排放量减少约20吨,并消除了含铝废液,降低了废物处理成本,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所以推行清洁生产,特别是要持续地开展下去时,必须坚定地依靠科技进步,把科技进步作为重点来抓。
二、集团公司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必要性
1、集团公司的清洁生产潜力巨大
尽管在清洁生产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石化集团公司推行清洁生产潜力巨大,与国外同行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集团公司的环保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外同类指标相比差距较大,下表仅对加工吨油或生产吨产品排水量与国外进行对比。
另一方面,集团公司两批清洁生产的成效也同样反映出集团公司推行清洁生产的潜力巨大。第一批、第二批清洁生产示范装置审计完成后,污染物削减量在15%-30%之间,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吨油、吨产品排水差距在2-5倍,由此可见集团公司的清洁生产潜力是很大的。
集团公司几类生产企业污水单排与国外对比表
单位:加工吨油或生产吨产品排水量
2、清洁生产是实现环保达标排放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中国石化正在步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今后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环保标准和国家环保局新近提出的12项总量控制指标的相继出台,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通过清洁生产才能实现增产不增污,才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宽余的环境容量,并做到稳定达标排放。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重视,对燃料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硫含量不大于0.08%),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并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才能达到要求。另一方面,集团公司为了提高效益,采购密度大或含硫高的低价原油的比例将不断增加(集团公司进口含硫油比例1999年为15%、2000年为20%、2001年为26%),炼化企业的负荷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油田企业来说,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多个油区进入了开采后期,三次采油比例增大,由于这个时期驱油剂必须用新鲜水配制后注入地下,采油污水回注的出路受到了限制,油田污水直接排放使治理标准必须提高才能达标,因此采用清洁生产的方法规范勘探开发的行为,努力减少油田污水排放量,筛选可用采油污水配制的驱油剂,必将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河发展,势必造成污染治理装置的压力增大,原本不容乐观的达标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在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致力推行清洁生产,进行生产全过程控制,使污染物减量化以至最小化,从而减轻污染治理设施的压力,提高污染物排放的合格率。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物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是当前石化企业工业污染防治、实现达标排放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