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只需加水可使纳米硅瞬间产氢气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2日报道,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无需加热只要加水,直径约10纳米的球形硅粒子几乎在瞬间即可产生纯度高的氢气,未来可作为便携式设备能源供给的一个潜在来源。

  研究人员在一系列的实验中创建了直径约10纳米的球形硅颗粒,当其与水结合发生反应时,会形成硅酸(无毒的副产品)和氢气,而后者可作为燃料电池能量的一个潜在来源。

  该反应并不需要任何光线、热能或电能,产生氢气的速度约比使用100纳米宽的硅颗粒进行类似反应快150倍,比大块的硅在类似反应下的速度快1000倍。研究人员表示,该差异是由于几何构造的原因。当其反应时,较大的颗粒形成非球形结构,其表面与水反应时不像表面更小的球形颗粒那么稳定和一致。

  研究人员说,当谈到分解水产生氢气,纳米硅要比已经研究一段时间的许多选择如铝要好。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该技术形成“只加水”的方法产生所需要氢气的基本原则。经研究人员验证,其产生的氢气纯度相当高,可以成功地为一个风扇的小型燃料电池供电。这种最实际的应用程序将是提供便携式设备能源供给的来源。

  研究人员说,利用地球上最丰富的物质之一硅来迅速产生氢气,这是前所未有的。即使氢是可替代能源的一个很好的备选,而安全储存氢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其将给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可能应用于在靠近水的地方的军用车辆或其他便携式设备。虽然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产生超小型的硅球,但这些粒子可以在有水的地方提供有用的、便携的设备。有些情况下,如在军事行动和露营,便携的特性要比成本低更重要。

  研究人员说,展望未来的应用,也许不采用汽油或柴油发电机、燃料罐或大容量电池包,而采取比发电机更小、更轻的氢燃料电池和一些塑料墨盒的硅纳米粉体混合活化剂,就可以给卫星广播、电话、GPS、笔记本电脑、照明等供电,甚至还可以使用产生的多余热量来烧水和沏茶。(华凌)


  • 上两篇文章:新型锂—空气电池循环寿命大幅提高至500次
    中国科技网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等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张新波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通过抑制锂—空气电池电解液分解,调控空气电极固—液—气三相界面以及优化锂—空二次电池体系与结构,成功将锂—空气电池循环寿命从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长100次大幅提高至500次。
  • 上一篇文章:英高校将模拟光合作用制造“无碳”新能源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英国多所知名高校日前启动了一项新研究计划,通过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将太阳光转化为可利用的氢能源。  该项目首席研究员、英国

  • 下一篇文章:专家呼吁:推进我国地热资源可循环利用
    中国科技网本报讯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举行专家座谈会,30多位从事地热资源开发研究的专家,就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展开分析论证,呼吁可循环利用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并加快地热发电利用,应对能源危机和不断加重的环境污染。
  • 下两篇文章:从柴火垛里酝酿出的创新突破
    几十年前,农民最担心的是家里没柴火,因此,在农村由秸秆堆成的柴火垛成为农户财富的象征。随着新农村改革,现代化厨房已走进很多农户家中,这些柴火垛也在慢慢淡出农户生活。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