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美突破清洁煤技术 可捕获99%燃煤排二氧化碳

  中国科技网纽约26日电 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范良士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成功开发出煤清洁燃烧的新方法。美国能源部网站26日专门介绍了此项研究成果。

  煤清洁利用是目前全球热门的研究课题,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处理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该研究小组利用煤直接化学循环技术开发的研究装置,成功使煤释放热量的同时,捕获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99%的二氧化碳。

  该研究的技术要点是如何在燃料中加入氧化金属微粒实现化学反应。在研究小组开发的煤直接化学循环技术中,使用的燃料是煤粉,氧化金属微粒是氧化铁粉。其中煤粉的直径为100微米左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粗细;氧化铁粉的直径约为1.52毫米。将煤和氧化铁粉混合加热至高温后发生化学反应。煤中的碳和氧化铁中的氧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排到收集器中,剩下高温的铁和煤灰。因铁粉的直径远远大于煤灰,因此可以很容易将煤灰从系统中分离,而高温铁粉则可用来发电,然后与空气接触再次氧化后循环使用。

  该技术在实验室中已经取得成功,研究小组的实验装置连续运行203个小时后被主动中止。利用该技术的大型试验装置已经开始建设,预计2013年底开始运行。按照美国能源部的规定,清洁能源技术的发电成本不能高于现有发电技术的35%,同时能收集产生的90%以上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相信他们的技术将会超过能源部的标准规定,并将有助于美国这个煤碳资源丰富国家实现能源独立。(驻美国记者王心见)


  • 上两篇文章: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创新高
    中国科技网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7日报道,瑞士材料科技联邦实验室(Empa)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以CIGS(铜铟镓硒)为光电转换材料,用柔软灵活的高分子聚合物作衬底,其光电转化率达到20.4%。而此前的世界纪录是该研究小组在2011年5月实现的18.7%。
  • 上一篇文章:美首次开发出纳米固体电解质
    本报华盛顿1月24日电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科学家1月23日表示,他们首次成功地为较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开发出高性能纳米结构固体电解质。太阳能和风能具有间断性特点,新研究为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给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充电奠定了基础。

  • 下一篇文章:特殊硅结构可基于单光子产生多个电子空穴对
    中国科技网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9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研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证实,利用特殊的“硅BC8”结构,能够基于单个光子产生多个电子空穴对,大幅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相关研究报告发布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 下两篇文章:万吨级生物质燃油生产线在武汉正式投产
    1月20日,参观者在阳光凯迪生物质燃油燃气厂观看被点燃的生物质燃油。  当日,随着3个生物油火炬点火成功,阳光凯迪生物质燃油燃气厂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正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