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炼化利润大幅缩水 炼油生产链技术短板亟待补齐
    本文转载引用如下:
    近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半年报相继出炉,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均交出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中期“成绩单”。其中,中海油净利润劲增109.6%,中石油以净利润增长29.4%位居第二,中石化则位居第三,增长为6.7%。
    业内分析师指出,纵观三家石油巨头的中期业绩,最大的特点就是得益于国际油价上涨,利润主要由勘探与开采板块贡献,而炼化业绩则几乎同时出现下降。
  炼化利润大幅缩水
  中信证券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殷孝东分析,上半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三大公司油气产量的较快增长,是三大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
  去年全球经济陷入泥潭,由于市场看空油价,当时油价处于3年以来的低位,平均价约为50美元/桶。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呈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而我国原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直接接轨,推动了三大公司业绩增长。
  勘探开采对石油公司“钱袋子”的贡献最为明显。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受油气价格和产量双升推动,中石化勘探及开采事业部实现经营收益220亿元,同比增加299.7%;中石油上半年该板块实现经营利润733.72亿元,同比增长94.9%。
  与勘探和开采板块亮眼业绩大相径庭的是,中石油与中石化炼油板块均出现较大程度的盈利下降。
  作为亚洲最大的炼油企业,炼油板块一直以来都是中石化的传统强项。但上半年公告显示,炼油事业部实现经营收益人民币57亿元,同比降低71.4%。与此同时,中石油方面炼油利润也下滑近七成,同比下降了68.3%,经营利润为54.6亿元。
  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今年国内石油巨头炼油板块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国内石油企业的炼油成本,从而降低了炼油板块的盈利。由于我国成品油价格是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目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国内一半以上的原油需要从国外进口,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国内炼油板块业务必然压力重重。
  同时,周修杰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虽然正积极与国际油价接轨,但目前仍然只是部分接轨,还处在国家调控之中。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价格波动的不一致,必然给炼油板块的盈利造成影响。
  不过,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此前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现在成品油定价机制实际上对于石油企业是有利的,国家会考虑预留赢利空间给炼油企业。实际上,正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新的定价机制,才使得去年企业上半年炼油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一举扭转了连续几年亏损的局面。
  有分析者认为,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成本较高或许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据了解,我国炼油化工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有10~15年的差距,石油化工工艺尚未形成成套技术,炼油企业技术水平低,导致产品成本远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产品油吨油炼费一般比国外大石油公司高50%左右。
  在应用新技术及生产高附加业务方面,我国企业差距更大。有观察者指出,目前我国有近80%的无铅柴油依赖进口。由于石油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等原因,国产石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下降。据统计,国外石油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目前成品油、润滑油、液化气已分别达到20%。
  不仅仅是炼制领域,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庞昌伟指出,在开采、勘探等全产业链的综合水平方面,中国石油企业也远远落后于国际石油公司。
  据了解,在正常情况下,石油生产成本应该在10美元/桶左右。而我国的原油生产成本很高,业绩较好的大庆油田生产成本也高达17~19美元/桶。而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生产成本只有3.73美元/桶。沙特阿拉伯是石油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每桶为l~2美元。

  • 上两篇文章:中石油“开炼”直追中石化 建3千万吨最大炼厂
    本文转载引用如下: 伴随中国石油2010年半年报揭开面纱,这部赚钱机器的最新利润结构得以揭晓:公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在上游业务板块勘探与生产领域实现经营利润73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9%,继续保持公司赢利支柱地位。 9月6日,中国石油集团进一步披露称,股份公司上半年实现非油
  • 上一篇文章:中缅油气管道中国境内段等两大项目同时开工
    本文转载引用如下: 9月10日讯 10日上午,中(国)缅(甸)油气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在此间启动,中石油云南千万吨炼油项目同期开工。  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在今天的启动仪式上称,云南千万吨炼油项目投资185亿元,将和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同步于2013年底建成投产,项目预计产量780万吨,成品油将主

  • 下一篇文章:中国2020年或将建成全球最大煤清洁转化产业
    本文转载引用如下: 在16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上,与会的中国煤化工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煤清洁转化产业,煤清洁转化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并拥有世界规模和能力最优的科研能力和队伍。 中国科技部“十五”、“十一五”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
  • 下两篇文章:主动求变 山西导入“低碳”再逼经济转型
    本文转载引用如下: 9月15日,山西政府与华润集团、中海油、中电投集团以及大唐集团等四央企签订了合作协议,煤基清洁能源、医药、微电子等低碳项目成为合作重点,据预计,一旦这些项目都顺利推进,未来五年,上述四家央企在山西的投资金额高达45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山西在开先河主导煤炭兼并重组后的再次求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