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中国化工首获千万吨进口原油配额

  

    困扰着山东地炼企业上游原油供应不足的局面明年可能有望改观。因为在山东拥有6家炼厂的国内最大基础化学制造商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已经获得1000万吨进口原油配额,这将极大改变山东炼油企业原油供应的版图。

    昨日(11月6日),中国化工一位副总经理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化工已经获批了1000万吨进口原油配额,并主要用于旗下油气公司的原料供应。中国化工旗下现有9家炼油厂,这是中国化工首次获原油进口配额。2005年,中国化工获得了成品油进口牌照。

    安迅思息旺能源的分析师认为,中国化工获得进口原油配额,将扩大山东地炼的上游原油供应量,预计明年地方炼厂燃料油的使用量将会因此大幅下滑。

    目前中海油是中国化工炼油原料最主要的供应商。该分析师还认为,获得原油进口配额后,中国化工可能会绕过中海油。

    中化工或“摆脱”中海油

    “对于获批1000万吨进口原油配额的事,公司内部已经开会说过了。”上述中国化工副总经理称,“这些原油主要用于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的原料,主要供应给集团下面的油气公司板块。”

    中国化工现有9家炼油厂,原油年加工能力2500万吨。此前,中国化工在山东收购了6家地方炼厂,其中以华星石化、昌邑石化和正和石化规模最大,一次加工能力分别为850万吨/年、800万吨/年和650万吨/年。

    此前,中国化工并未获得原油的进口配额,目前,中海油是其炼油原料最主要的供应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中国化工总部于2010年初与中海油签订海洋油供应合同,每月有近30万吨的海洋原油供应炼厂。

    “中国化工炼厂加工原油的油量占到了总计加工量的30%~40%,原料油仍有60%的缺口,这块‘短板’只能靠从国外进口燃料油来补充。”金银岛的分析师张静说道。

    据安迅思息旺能源统计,2012年,华星石化、昌邑石化与正和石化3家炼厂使用海洋原油的数量预计在380万~400万吨,进口燃料油的使用量在300万~330万吨,两项合计为700万吨左右。

    从数量上来看,700万吨的原料加工量实际上刚刚满足上述其中一家地炼的全年加工所需。原料不足导致目前3家地炼的开工率均只能保持在30%~40%的低位。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认为,一旦国家发改委特批1000万吨原油进口配额得以实施,将极大地改善中国化工炼厂原料供应不足的窘境。目前,中国化工正与拥有原油进口权的公司,联络实施进口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和中海油合作购买海洋油,中国化工还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购买进口燃料油。目前燃料油的深加工亏损严重。上述分析师认为,获得原油进口配额后,中国化工可能会绕过中海油,不再需要加工燃料油。

    燃料油进口或遇冷

    据机构统计,2012年以来,中海油曾向山东提供了500万吨海洋原油,主要供应给中国化工旗下炼厂。

    上述分析师指出,如果中国化工不再需要海洋原油,则如此大量的海洋原油短时间内很难通过中海油自身炼厂消化掉,中海油势必会寻找其他买家。随着渤海溢油事件影响淡去,海洋原油产量明年有望大幅增加,海洋原油向地炼提供的数量或将进一步增加。

    “2013年,山东地炼可以接收的原油数量最高可能达到3500万吨。”安迅思分析师说道,“地方炼厂燃料油的使用量将会因此大幅下滑。”

    过去两年,山东地方炼厂燃料油占原料的比例由42%跌至39%。近年来地方炼厂对于燃料油的热情度明显下降。因燃料油采购渠道不稳定,加工亏损,所以山东地炼更加青睐使用原油。

    据海关数据,今年1~8月份,中国燃料油净进口量仅976.3万吨,低于2011年同期的1064.4万吨。今年中国地方炼厂炼油需求减弱,燃料油深加工亏损,加上近来海洋原油、进口重质原油等其他炼油原料挤占市场,使得进口燃料油的需求开始走下坡路。

    商务部2013年燃料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安排情况显示,2013年,燃料油进口允许量维持原有基数,为1620万吨,这是自2012年后第二次出现类似情况。

    山东一燃料油进口商也分析认为,2012年山东地炼的原料总加工量也就2800万吨左右,2013年即使有新建炼厂投产,山东地炼也未必能使用掉3500万吨原油。明年燃料油的使用量必定会严重下滑,直馏燃料油进口前景不容乐观。

    “中国化工斩获1000万吨进口原油配额,对于缺原油的山东地炼是一大利好,山东作为全国地方炼厂最多、实力最强的省份,炼油能力比较高,但是没有一家地炼有原油进口配额,以进口燃料油为主,原料缺口一直是制约山东地炼发展的瓶颈。”张静说道。

    中石油强化山东地炼原油市场

    面对山东地炼 “去燃料油化”的加速,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也加大对地炼原油供应份额的争夺。作为中国最大原油开采商,中石油明显占有优势。

    中石油现在和地炼的合作已经动作频频。其与东日石化合作的日照-东明1000万吨/年的输油管线本月将正式投产。据悉,中石油此后每年将会为其提供600万吨原油,通过管线由日照港输送至菏泽的东明石化炼厂。

    另外一个值得市场期待的即是中化弘润输油管线的投产。该管线原计划在2011年7月底正式运营,但是据悉由于油源不足而暂时搁置。安迅思转述青岛港人士的说法称,该输油管线如果正式运行,年输油量保守有400万~500万吨/年。

    此外,中石油下属的中油燃料油公司2013年的原油进口总量预计高于2012年。2012年,其进口总量预计达到1500万~1600万吨,除了满足中油燃料油下属炼厂炼油所需,其余全部投放地炼原料市场。

    据安迅思息旺能源预测,如果各种条件都具备,2013年,中石油为山东地炼进口的原油总量将会达到2400万~2500万吨,成为山东地炼最大的原油供应商。


  • 上两篇文章:轮胎业内外遇阻 企业另觅“绿色”新路
    有关欧盟轮胎标签法案11月1日实施的消息,自今年九月底便引来众多媒体集中报道。由此引发对中国轮胎产业的担忧、前景预测等文章也随之铺天盖地而来。与此同时,近期也有媒体称“国内自主车商对轮胎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业界也被广泛关注。由此可见,中国轮胎未来可能不仅面临出口危机,同时也面临国内市场压力。面对如
  • 上一篇文章:塔河油田稠油电泵井节点闭环管理降低躺井率
    塔河油田采油二厂对稠油电泵井采取节点闭环管理一年来,电泵故障停机减少161井次,躺井率由9.5%下将至5.2%,减少躺井38井次,节约稀油5688吨,减少产量损失15057吨。  塔河油田油藏“两超、五高”、掺稀降粘的特点及油潜油电泵下泵深、排量大、稀稠油混配效果好的优势决定了电泵成为稠油井最重要机

  • 下一篇文章:第1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石油化工技术设备展览会
    “中国哈尔滨国际石油化工技术设备展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是关于石油化工技术设备全面解决方案的国际盛会。与中国哈尔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简称“CHIME”)同期召开,是“CHIME”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黑龙江省贸促会、哈尔滨市贸促会、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
  • 下两篇文章:第1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石油化工技术设备展览会
    “中国哈尔滨国际石油化工技术设备展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是关于石油化工技术设备全面解决方案的国际盛会。与中国哈尔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简称“CHIME”)同期召开,是“CHIME”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黑龙江省贸促会、哈尔滨市贸促会、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
  学会动态
行 业 动 态
学 会 动 态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