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首届中德太阳物理双边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会议现场

10月16日至19日,首届中德太阳物理双边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隶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研究基金会的中德科学中心资助,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承办。来自德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近70名太阳物理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成员涉及14个研究部门,包括德国的5个研究所和大学、以及中国的3个天文台和6所大学。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太阳活动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共有54个报告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内容涉及6个专题:双边太阳物理有关情况介绍;地面观测研究;卫星及气球观测研究;太阳活动现象的模型研究;太阳周、太阳内部及日震学研究;太阳物理新设备及未来发展。会议还专门安排了对未来合作的讨论。

中国和德国在太阳物理研究领域的合作源远流长。据统计,目前大陆太阳物理学家中,具有在德国长期工作经历的约占三分之一,这一数据在与其它国家的交流中从未有过。在太阳设备方面,中德太阳物理界很早也就开展了双边合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曾联合提出“空间太阳望远镜”计划。此外,两国太阳物理界在规模大小上具有可比性,在研究布局上具有互补性,在太阳物理的一些重要前沿上具有共同的兴趣。正如会议中方协调人、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甘为群研究员在开幕致辞中所指出的,召开中德太阳物理双边会议,因而显得特别的必要。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德太阳物理界在合作层面上得到了提升,双方与会者对会议的效果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 上两篇文章:第二届山地环境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10月16日至18日,由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山地环境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ICMED)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1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8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安排了5个议题共计4个主题报告、21个会议报告。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国际地
  • 上一篇文章:两岸产业技术论坛举行
    10月18日,第三届“两岸产业技术论坛”在厦门市举行,海峡两岸300多位产业界、专家学者聚集一起,共同研讨“微电子技术”和“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合作。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陈式千协理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严中洲副局长等领导与会。

  • 下一篇文章:英国普利茅斯大学Martin Attrill教授访问广州能源所
    10月18日,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海洋研究所所长MartinJAttrill教授和商务总监AdamCorney先生访问了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能源所副所长吴能友等接待。
  • 下两篇文章:环保部发布《火电厂除尘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环保部日前发布《火电厂除尘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该规范覆盖电厂除尘设备选择、总体布置、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过程控制、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各个方面,全面具体地对火电厂除尘工程技术提供了详细标准,填补了我国火电厂除尘工程技术领域方面的空白。目前能够满足火电厂烟尘排放标准要求的除尘器主要包括电除尘器
  学会动态
学 术 交 流
活 动 预 告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