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工信部部长苗圩:汽车节能减排要打“配合战”

"金九银十"可以说是汽车市场的销售高峰期,2012年9月12日,第18届北京汽车展销会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

8月份车展比较多,武汉、成都、深圳、大连、南京、海南都有车展,而这些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是展销会。车展和展销会的区别就在于展示的是什么。像上海、北京和广州的车展,更多的展示的是技术,有很多首发车出现在现场,企业也会发布一些自主技术。而展销会展示的是价格,有什么样的优惠,这样的销售非常火爆,各家的4S店都集中到一起,每个展台都有一个小屋子,看上这款车直接就可以下订单。

自今年以来中国汽车的产销都是微增长。对于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按不同的类型来说,豪华品牌奔驰、沃尔沃还有宝马,像这种豪华品牌,他们的增速一直是没有降下来,在中国产销都是以30%的速度高速增长,金九银十对他们是销售旺季。而合资品牌销售、生产的策略有所调整,在向中低端车型迈进,而之前中低端车型都是咱们自主品牌来做。八月份中汽协发布的汽车轿车销售排行榜显示,速腾上市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很快就占到销售榜前十位。自主品牌是可以用比较惨来形容,虽然整个8月份汽车一个销售的同比增长了11%,但是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还在不断下降,8月份自主品牌占有率比7月份下降了0.8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44个百分点。

一段时间以来,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了汽车上下游的经营利润直线下降,与此同时,城市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也让人们对于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产生担忧。

因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之路,那么,汽车业的明天究竟什么样?仅仅依靠新能源汽车真的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给出了他的答案。

现在,汽车工业要想发展,不得不考虑的是如何能减少交通的压力,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好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昨天(12日)表示,现阶段能够节约石油能源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打造混合动力技术汽车。

董扬:天然气有储存问题、输送问题,甲醇现在不能天然生成,必须通过煤和石油来转换,转换过程中间有二氧化碳排放,乙醇批量的乙醇生产必须用粮食。所以我觉得能够实际使用的,又不需要基础设施改造的,稍微提高一点成本,混合动力是最节油的最有效的节油手段。

不过,新能源汽车真的是把"万能钥匙"吗?苗圩坦陈,新能源汽车的确是破解汽车业当前困境的首选出路,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和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打配合战,才能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在苗圩眼中,汽油标准从"国四"到"国五",减少的就是对颗粒物的排放,而现在马路上跑的大部分还是传统汽车,这意味着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仍然是有潜力可挖的:

苗圩:有一块就是所谓的黄标车,就是还没有到达报废更新年限的这些车,但是它的油耗出奇的高,我们用回收旧车换新车,用一种商业的办法来促进我们的销售,也促进整个社会在用车辆节能减排,这仍然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将因堵车而导致的交通瘫痪全部归咎于"汽车业",这肯定是冤枉他们的,但大排量、大块头的汽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恐怕的确也不那么正面。

苗圩:在中国绝对不能鼓励那种大尺寸、大排量豪华型的汽车的发展,中国人多地少,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那条路

在这种种原因叠加之下,苗圩表示,从政策来说,未来一方面会加大公共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更会鼓励一些小尺寸、小排量、小型汽车的生产与经营:

苗圩:比如说像车床,比传统车能控制的很好,比如说3.5米以内的,我们照比着5米的车能不能减半或者按60%收停车费,因为它占用的道路的资源,占用的整个停车场的资源都是很小的,在道路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推行小尺寸的车也能够增加汽车的销售。


  • 上一篇文章:《湖南省"十二五"节能规划》发布 节能服务公司将有资金扶持
    《湖南省"十二五"节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明确"十二五"期间湖南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983吨标准煤,比2010年下降16%,实现节约能源3100万吨标准煤以上。

  • 下一篇文章: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破解行业瓶颈迫在眉睫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能源供应逐渐趋紧、应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建筑节能减排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公共建筑节能机遇与挑战”的论坛上,行业专家及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尽管建筑节能潜力巨大,但在实际操作领域,仍有一些理念上的误区和政策、市
  • 下两篇文章:解振华:积累经验后参与全球碳市场规则制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出席1日开幕的第三届”地坛论坛”时指出,中国正在为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做基础性准备工作,积累经验后再参与全球碳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