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发布时间: 2012-06-28
6月17日,,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山区县的实践研讨会在河南洛阳举办。
为切实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加强南南合作的倡议,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展示我国积极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充分体现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巩固我国在谈判中的战略依托,并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组织了本次研讨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巡视员高广生表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世界各国的努力,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这驾马车”需要4个“轮子”共同支撑和推动,这就是减缓、适应、技术、资金。中国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通过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等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河南省嵩县县委书记李大伟介绍了该县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他表示,95%是山区的嵩县,年均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8.4万人,是全国的贫困县之一。但近年来一直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通过发展旅游带动经济,并推广小水电,太阳能,谋划风能建设。嵩县还发展了“环湖种牡丹,林下养土鸡”等生态农业,每亩牡丹收益3000元人民币。牡丹花可提取精油,根茎可入中药,对土壤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参加培训的亚洲、非洲和小岛屿等20余国的学员纷纷表示,中国山区县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很有意义,要将这里的经验带回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