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生态中国 发布时间: 2012-08-10
你是否设想过,将来到KTV高歌一曲,也能为城市发电?8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上,丰富的奇思妙想和科技发明令人大开眼界。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本届赛事共收到2059件参赛作品,来自73所高校的141件作品入围决赛。
地板砖变身发电机
记者在决赛展示区看到,贴近生活是这些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哈工大(威海)选手的作品是《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微小能量收集与换能系统》,包括4个发电模块。其中压电地板砖发电模块,行人踩一次地板砖可产生100毫瓦的电量,能点亮16盏LED灯。“别看这点电力不起眼,如果在地铁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安装这种装置,产生的电量不容小视。”选手赵宇飞说。
微小气流扰动发电模块就像一串风铃,有风吹过就能产生电能,充满一块260毫安的锂电池约需2个多小时。震动发电模块看上去像伸直了腿的八爪鱼,轻微的震动就能让“腿”晃个不停,产生电能。
城市噪声也能发电
噪声是城市难以解决的污染,而在选手的眼中却成为发电的动力来源。西安交大选手的作品正是通过声电转换实现噪声发电。这种发电系统每个小单元都有一个共鸣腔,像口小腹大的杯子,通过放大声波,驱使振动膜带动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电能。记者对着一个“杯子”说话,相连的LED灯立刻就亮了。
选手胥鹏告诉记者,把这些小单元排列成噪声发电板,设在KTV包厢墙上,不仅能发电,还能吸声降噪。保守计算,一间KTV包厢每天经营8小时,产生的电能可供40瓦灯泡点亮10小时,基本满足包间照明。一个城市按200家KTV计算,一年可发电250万度,足够1万户家庭使用一个月。
“如果把这一系统应用在大型工厂、火车隧道、飞机跑道等场合,产生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真正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胥鹏说。
手机遥控家用电器
物联网工程是高校的新兴专业,对日常生活而言,物联网技术能发挥什么作用?西北工业大学选手研发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节能家居系统》,展示了该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选手冀明介绍,这套系统把家用电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了家电的远程控制,在家可以使用遥控器控制,在外则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短信控制,以备不时之需。该系统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家电自主节能控制。比如通过光线感应器自动调节室内灯光明暗、开关,通过温度感应器根据室温调整电风扇的转速,实现节能。系统还能检测室内是否有人,从而按预设程序启动电器或者报警。
太阳能汽车零排放
解决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问题,也是本次竞赛选手们关注的热点。南昌航空大学选手设计出一辆零排放混合动力太阳能汽车,在展示厅内就开动起来。
这辆车集太阳能、电能和人力提供动力于一体。车顶和引擎盖上铺满了黑色太阳能面板。选手程皓告诉记者,这种太阳能面板和常见的玻璃材质面板不同,既轻薄又柔韧,能随着车身弯曲,一般的刮风下雨都不畏惧,已经申请了专利。程皓说,这辆车可载重180公斤,乘坐两人。晴天使用太阳能做为动力,并为蓄电池充电,实现长时间行驶,最高时速达到40公里;雨天可用蓄电池提供动力,可连续行驶81公里;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使用脚踏板骑行,真正实现了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