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统计
www.cusdn.org.cn目前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已超过80家,还有许多企业准备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余岳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注意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风能目标是2010年的500万千瓦,2020年是3000万千瓦,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2020年的目标。”
12天的努力,也没有能够让全世界的梦想在哥本哈根这个童话的国度里照进现实。
“显然,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原则性协议并没有实际的推动。但是从长远来看,哥本哈根的意义在于肯定了全球低碳革命的未来趋势。”一位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人士在其闭幕之后表示。从哥本哈根回到中国,“低碳经济”这个词显然早已被炒作过,此时的中国正在加速切合实际地发展低碳经济。
有观点认为,每个行业发展要走向成熟都必然经历“阵痛”。然而,有相关人士则认为,在新能源行业中太阳能、风能最有可能在未来最先实现结构性调整,而进入“成熟期”。
暴利终结
12月17日,江西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与VMS投资集团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就投资LDK硅料厂业务签订了指导性条约。VMS同意以5000万美元到8000万美元认购一家将会由LDK硅料业务所组成的开曼公司的优先可转换股票。同时,该条约要求赛维对其硅料业务进行重组以便把有关业务注进将由LDK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这条消息,触动了多晶硅行业的整合神经。在多晶硅经历国际价格从500美元/公斤急速下滑到50—60美元/公斤时,多晶硅行业已经终结了其暴利时代的神话,进入到一个市场均衡价格的时代。“赛维的资金困境,确实是受到了多晶硅产业链条的拖累。在国际价格高涨时期,资金的蜂拥而入,让行业爆棚,但是当价格走向低谷,整合便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一位光伏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已超过80家,还有许多企业准备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余岳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注意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风能目标是2010年的500万千瓦,2020年是3000万千瓦,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2020年的目标。”
政策是突破瓶颈关键
然而,太阳能与风电的巨大市场空间,给了投资人与行业企业很大的信心。“做!怎么不做?现在很多地方慢慢在放开政策,我们看好前景。”上述光伏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光伏在并网风电等方面有着成本高的阻碍,但还是会坚持发展这个行业。
据有关数据测算,风力发电场的投资成本约每Kw1万元左右,风力发电的每度电的成本为0.42—0.72元/度。而目前光伏系统的投资为每Kw4万元左右,而太阳能光伏的每度电的成本约为4元。光伏产业的发展,除了成本,依然面临着技术与资金的瓶颈。
“首先是技术上的突破,然后需要大量的资金。因为可再生能源现在和常规能源相比,费用是相当大的,光伏产业甚至高出常规能源10倍左右。”余岳峰说,“更重要的还是政策,新能源行业没有政策是不行的。”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的技术与资金支持成为大会焦点,中国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行业同样需要突破关键技术。“现在对于一些技术,比如说水电、风电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成熟。还有一些光伏产业的技术,有资料显示,在2020年到2030年可以大规模的使用。”余岳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