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在其后的巴厘路线图中被进一步肯定,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更是希望国际社会能够重视并采取措施将低碳经济的共识纳入到决策之中。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可以看成是人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为了获取能源而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致使地层中沉积碳库的碳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大气碳库,从而引发了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灾难性问题。据世界银行统计, 如以20世纪整整100年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代表,那么在这100年当中,人类共消耗煤炭2650亿吨,消耗石油1420亿吨,消耗钢铁380亿吨、消耗铝7.6亿吨、消耗铜4.8亿吨,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大气中CO2浓度在20世纪初不到300ppm上升到目前接近400ppm的水平,并且明显地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世界文明带来的阴暗前景,高碳排放引起的全球碳平衡失调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预测指出,到2050年世界经济规模比现在要高出3—4倍,而目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碳基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重高达87%,未来的发展如果仍然采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那种高碳模式,到本世纪中期地球将不堪重负。由此,以低碳经济模式为基本内涵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提到了日程之上。
同时,低碳经济与低碳能源是密不可分的。纵观人类能源发展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而且人类所使用的能源是在沿着高碳到低碳、低效到高效、不清洁到清洁的方向、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