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结论:
2011年回顾。(1)布伦特原油年均价创新高。2011年布伦特原油年均价达到111.10美元/桶,同比上涨了39.59%,为历史最高年均价。
(2)炼油业务再次亏损。2008年底推出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在2009、2010年较好的执行,从而推动炼油行业在这两年实现盈利,但在2011年,由于成品油价格调整滞后,导致国内炼油行业再次出现亏损。
(3)2011年化工产品价差前高后低。以乙烯-石脑油价差为例,第一季度该价差达到424美元/吨,从而带动了石化公司的化工业务实现不错盈利;但乙烯-石脑油价差随后开始逐季回落,第四季度只有226美元/吨,较第一季度回落46.70%。
(4)石化行业及公司表现。2011年海通石化行业指数下跌14.24%,小于沪深300指数25%的跌幅。中石化、中石油在2011年跌幅分别为10.39%和11.17%,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跌性。另外,中石化、中石油的AH价差在不断缩小,截止2011年底,中石化A股仅比其H股溢价6%左右。 2012年期待政策调整。天然气价格改革已于2011年底试点“市场净回值法”,确定了气价市场化改革的方向。2012年我们认为石化行业的投资机会来自于政策的调整,即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市场化(缩短调价周期、定价权下放等)、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上调等。
维持石化行业“增持”投资评级。气价改革启动、成品油定机制将进一步市场化、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有望上调,这几项政策调整将有助于石化行业盈利的稳步增长,有助于提升行业估值水平。我们继续维持石化行业“增持”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