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及其关键材料研讨会圆满举办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29    更新时间:2011-11-4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主任刘治猛教授主持论坛

松山湖科教局局长邓国军发言

    中山大学沈培康教授 报告:新型纳米能源材料的可控批量制备新技术


 

李伟善教授 报告: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新材料

   李宝华副教授报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2011114日下午,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市化工学会、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市科学馆和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联合承办的2011年第17期创新论坛——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及其关键材料研讨会在松山湖学术交流中心会议厅隆重开幕。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科学馆、东莞市松山湖科教局等相关领导,相关企业代表、学生共约12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该论坛的主持人为东莞理工学院科研处处长、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东莞市化工学会理事长刘治猛教授,论坛邀请了3位行业专家,分别是中山大学理工学院沈培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伟善教授,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宝华副教授。围绕议题,三位专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李伟善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领域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系统介绍了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功能添加剂。结合多年的研究工作,重点阐述了多也阵列碳、锡-硅基合金、钛基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有机锂盐、尖晶石锂锰氧化物、锰系化合物、阴极SEI膜、阳极SEI膜、防过充添加剂、阻燃添加剂的性能特点、优势以及研究进展,并介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隔膜+凝胶一体化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沈培康教授介绍了纳米概念的提出,纳米材料的定义、纳米科技的发展历程、纳米材料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展纳米材料研究的重要性和批量生产纳米材料新技术。系统介绍了燃料电池中的纳米催化剂、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纳米材料、超级电容器中高型纳米材料容量和纳米材料催化高容量储氢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沈教授多年的研究基础,重点探讨了电催化材料中的催化材料的稳定性问题、催化材料的活性(抗毒化)问题、成本问题、铂基催化剂、非铂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非金属催化剂、碳基催化剂的研究以及碳基催化剂的液流效应、结构效应、协同效应等电催化材料的共性科学问题。

李宝华副教授从宏观介绍先进电池和材料产业发展政策、锂离子电池全球生产规模、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分布、发展现状。系统介绍了正负极材料、电解液SEI膜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尤其石墨改性正极材料、石墨烯改性负极材料和过充、电池短路等失效现象的研究进展。报告还介绍了先进电池和材料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建设情况。

三位专家演讲完后,主持人刘治猛教授也进行了精彩的总结。研讨会上还进行了专家观众互动环节,满足观众对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及其关键材料方面的了解,与会人员纷纷提出问题,专家也一一作出了精彩的解答。相信本次论坛的举办,不仅能促进东莞锂电池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可以提高东莞在锂电池行业的竞争水平。


  • 上两篇文章:中国首家环境公司将地沟油回收转化成生物柴油
    江苏洁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餐厨垃圾和地沟油回收企业,他们通过和清华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效率高达95%。公司目前是使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领域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
  • 上一篇文章:海上风电别忙“圈海”夯实根基放长线
    近来,大公司、小企业纷纷“试水”海上风电,似乎海上风电已成为一座近在眼前的财富金矿。然而,来自政策层面的信息却并非如此。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15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500万千瓦,仅占风电总规划装机量的5%。

  • 下一篇文章:kym电动机节电器、智能启动节电器
    来源:  发布时间:2010-6-19智能启动节电器适合于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乘客进入梯口时扶梯自动运行,当所有乘客离开后,扶梯自动停止运行,以节约能耗。节电率达80% KYM电动机节电器适应于连续运行的电动机、变压器、电焊机等设备。对负载变化不大,线路长,单台电机功率在10KW以上的三相电动机以
  • 下两篇文章:铬雾回收净化器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7铬雾回收净化器是我公司研制的具有高效、耐蚀的一种新型铬雾处理设备,它由回收区、净化区、喷淋系统和储液槽等部分组成;回收和净化区中采用回收率高、阻力小的新型填料,喷淋系统使用可靠性强的耐蚀磁力泵。铬酸雾通过时在回收区经冷却、碰撞、聚合、吸附等一系列分子布朗运动后,凝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