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
    4月19日-21日,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以及化学工业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9年第四届全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全国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市举行。参会代表来自复旦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艾明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深圳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等国内100余所高校和20多家企业,参会人数超过350人。
 
    20日上午的会议开幕式,首先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叶俊代替主任委员李效玉做了大会开幕致辞,然后大连理工大学蹇锡高院士对与会人员表示了欢迎,复旦大学夏永桃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李长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胡勇胜研究员、郑州大学邵国胜教授、北京大学夏定国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陆安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陈国华教授、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厦门大学赵金保教授、北京大学潘锋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郭新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彭章泉研究员等与会专家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本次会议首先由蹇锡高院士做了新型耐高温杂环聚合物及其应用研发进展方面的报告,将高性能杂环聚合物应用于电极材料、质子交换膜等方面。之后有近60位专家从学术和产业化的视角对我国电池材料与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科学难题、最新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状况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他们围绕着电池材料与电化学储能、超级电容器材料方面的技术,介绍了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液材料、膜材料、微纳米碳球材料、催化材料、计算模拟等方面的新研究和新进展。本次会议历时两天,共收到论文113篇,展出墙报48篇。
 
    本次大会展示了我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能量转换与存储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推进新能源材料领域专家与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特别是张华民研究员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多地的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储能应用,彭慧胜教授的智能发电发光纤维也为未来服装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此外还有多位专家的研究成果都与企业进行合作,完成了中试放大,生产出了成熟的产品,这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了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突破了相关产业的技术瓶颈和壁垒,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理事长单位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副理事长单位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广东银禧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泽龙线缆有限公司
     武汉中钢安环院华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东莞市华清净水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市新华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红树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单位
     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兴隆鞋材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信力特种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
     广东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三联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至诚涂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佳景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理事单位
     东莞市华龙实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金富亮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德能化工有限公司
     东莞市捷佳塑胶有限公司
     东莞市宇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珠江海咸水淡化研究所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
     东莞广益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东莞市星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东莞市英科水墨有限公司
     东莞市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东莞市出入境检测检疫局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东莞市环境监测站|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东莞市三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传真:22862897  邮箱:qhpw2015@163.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