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滨海时报
低碳规划需注重细节
在全球减排压力日益增加的今天,许多国家都在发展低碳经济。在这发展过程中,低碳规划可谓至关重要。“低碳整体规划离不开方方面面的细节,比如说自行车道,现在很多城市都不规划自行车道;再比如说产品的循环利用,现在大多数的环境污染都是城市人口造成的,并不是农村人口,在城市当中,用了这么多东西,应该如何进行循环。这些看似细小的生活习惯、方式都对绿色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主任林伯强表示。
关键词2
绿色金融需政府支持
发展绿色经济,当然离不开金融信贷的支持。在世界自然保护部联盟主席章新胜主席表示,“绿色金融好比心脏和发动机,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制度设计和建构非常关键,目前我们也在和一些国际投资机构,发起绿色生态银行建设。”
“真正绿色的东西回报期往往比较长,因为涉及到外部性的东西。比如碳交易,钱出去后,可能暂时看不到什么东西,这本身对银行来说就不具体,回报是包含着不确定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适当介入,比如政府可以提供担保,可以提供补贴,把这些和金融机构结合在一起,力促绿色金融发展。”林伯强表示。
关键词3
市民需养成低碳习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已经开始晒蓝天,如果当蓝天对我们来讲都是一种奢侈品的时候,你能说环境、绿色经济还和你没有关系吗?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表示,作为市民来讲,需要养成一个低碳的生活习惯、低碳的消费行为习惯,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要以奢靡作为价值追求,而以借鉴作为价值追求,这是21世纪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有的内涵。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对于普通市民来讲,低碳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比如普通百姓可以多使用电子银行,减少碳排放,一起做绿色金融的推动者;减少纸质保单、纸质账单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碳排量等。
达沃斯观点集萃
在昨日举行的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来自全球成长型企业的CEO、经济师和企业战略专家围绕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等问题畅所欲言。
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产品需深层次达到国际标准
在张茵眼中,转型升级就意味着我们行业的转型、制造业的转型,包括环保的提升,成本的提升以及挖潜和创新,稳定我们的产品质量,怎么样能够做到我们的产品真正与国际化相等,更深层次地达到国际化的标准,这是企业追求的一个目标。“只有达到这么一个目标后,我们才真正地国际化接轨,真正在国际上长久地占有一席之地。”她表示。
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
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传统银行
“我们现在正处在互联网的时代,目前看互联网对传统银行这个市场份额有所侵占,但份额并不是很多,我觉得传统的银行也应该有互联网的思维。”马蔚华认为。他表示,所谓互联网的思维,一个叫客户体验至上,物联网叫粉丝经济,比我们过去的客户忠诚度要大得多。他只要认同你的理念就会迅速地把对你的认知度扩大到粉丝的群体中。所以这个客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另一个叫做开放包容。“过去我们银行搞产品是在自己的平台内,自己市场的内控系统,现在互联网有一个开放的平台叫共筹共建,大家共同开发产品,所以一开始就会受到市场的重视。” 他并不认为互联网金融能够颠覆传统银行,因为传统银行也在变革,未来的趋势是优势度互补,是金融更加能够广泛地覆盖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