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中南林科大牵头攻克生物乙醇制备技术

来源于: 中国新闻网

619日,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承担的林木纤维乙醇生物共转化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在长沙启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牵头与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常德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陕西德融科技信息发展有限公司3家项目协作单位,一道共同攻克生物乙醇制备技术的难题。
  木质纤维乙醇技术是世界生物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相应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专利)主要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有,而且不断升级换代,目前已进入以生物共转化乙醇及高附加值副产品为核心的生物精炼技术世代(第三代)
  中国拥有丰富的可作为生物乙醇原料的林木纤维资源。近年来,木质纤维生物转化燃料乙醇技术陆续国产化,特别是杨木等转化燃料乙醇技术有所突破,但利用木纤维生产乙醇的主要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相当距离甚至代差,普遍存在转化效率偏低而成本偏高等不足,致使产业化欲速而不达。
  据介绍,项目组已从事生物乙醇技术研究近10年,建有国家林业局生物乙醇中心,并在湖南省常德市建成较先进的中试车间,此次依托行业专项重大项目,将瞄准林业生物乙醇产业化方向,重点突破林木纤维乙醇转化效率偏低而成本偏高的技术性瓶颈,针对林木纤维资源的特点进行多酶协同与酶系优化、高效高耐C5/C6糖生物共代谢机制、同步多酶协同糖化多菌种共发酵等生物共转化关键技术创新,同时针对废水废物资源化处理进行木质素酚醛树脂、纤维素纳米纤丝薄膜、剩余物缓释肥料等高附加值副产品开发,朝着全生物量利用进行集成优化与示范,获得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共转化乙醇及高附加值副产品技术,助推中国生物乙醇产业发展。
  在中国,仅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每年就达1.33亿吨,多被废弃或焚烧。如将其一半转化为生物乙醇,则可替代21%的汽油消费量。同时,中国速生人工林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仅杨树人工林面积就有757.23万公顷,如果用杨树人工林的1/3转化燃料乙醇,则可替代13%的汽油消费量,不仅能带动绿色产业链形成和发展,而且将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可持续的战略储备。


  • 上两篇文章:方山县“铁腕”发展循环和低碳经济
    来源: 地方新闻网站节能减排是事关民生的一件大事,今年,方山县节能减排以建设生态文化为主线,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节能减排降碳为重点,普及生态文明理
  • 上一篇文章:生命的支架:胶原蛋白支架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来源于: 中国化工信息网胶原蛋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对于人体皮肤、血管、骨骼、筋腱、牙齿和软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这些结缔组织的主要物质基

  • 下一篇文章:国产煤制气甲烷化技术或促进口替代
    来源于: 中证网目前已经公布甲烷化技术选型的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如大唐、庆华、汇能、伊犁新天、苏新能源等大都采用托普索,庄信万丰等进口技术,进口技
  • 下两篇文章:王基铭:信息技术将给炼化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来源于: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在6月18日召开的2014亚洲石化科技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科技委资深委员王基铭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技 术 标 准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