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为二甲醚应用推广保驾护航

来源:中化新网

 

          512日,工信部发布了《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化工行业标准,为新能源二甲醚的推广应用保驾护航。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是一种什么样的材料?有何特殊功用?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来到该材料的研发单位云南煤化工应用技术研究院。
    
据该院院长杨魁介绍,近几年,二甲醚作为可替代的新能源逐步进入了燃气及车用燃料市场,目前我国产能已经超过1000万吨,二甲醚已成为我国实施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相比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使用原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气的现象极为普遍,这就使原钢瓶上的橡胶密封材料极易被二甲醚“腐蚀”,导致气体泄漏,引发安全事故。橡胶密封材料成为二甲醚能否推广应用的关键点。 
   
   耐二甲醚及石油液化气二甲醚混合燃气橡胶密封制品是发展二甲醚产业的重要密封元件,产品虽小,但用量极大,且产品的技术难度大,产品的利润率也较高。早在2009年,前身为云南省橡胶制品研究所的云南煤化工应用技术研究院就结合自身在橡胶制品研发的专业技术优势,开始对耐二甲醚橡胶材料进行研究,通过几年的系列配方研究及工艺实验,他们考察了多种橡胶材料及复合材料耐二甲醚的能力,并通过测定不同材料、不同配方在二甲醚溶剂中浸泡后的质量变化、体积变化,通过对配方优化组合,成功开发出了较高性价比的耐纯二甲醚和石油液化气二甲醚混合燃气的橡胶材料,并经国家燃气灶具质量检验中心的检测,其耐二甲醚性能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云南煤化院开发的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根据使用功能和使用环境的不同,分为A类和B类,A类和B类均按使用的需要设计了五种不同硬度等级的材料,基本覆盖橡胶密封材料的使用要求。A类适合于长期或完全接触二甲醚的情况下使用,B类适合于间歇或部分接触二甲醚的情况下使用。两种材料都根据二甲醚的分子结构及极性特点,选用了多种特殊橡胶,通过配方组合优化,形成了耐二甲醚及石油液化气二甲醚混合燃气的特种橡胶合金材料。在制品生产过程中,该院还设计了注射、模压、挤出等多种成型工艺,为产品的成型及外观质量提供了保障。
    
该院开发的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解决了传统的橡胶密封材料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性能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进口的杜邦等跨国公司的产品性能,但其价格却仅为进口产品的1/100
    
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虽已开发成功,但此前我国却没有任何相关二甲醚密封材料的配套标准,仅在GB15382-2009《气瓶阀通用技术要求》中提到了相关密封材料的技术要求。标准的缺失既不利于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的规范生产,同时也给二甲醚的推广应用带来隐患。在成功开发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的基础上,云南煤化院又开始了标准的制定工作。他们结合研发过程中积累的大量试验数据及实践经验,于2010年起草制定了我国首个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的企业标准。2011年,工信部将《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列入第一批标准制修订计划,云南煤化工应用技术研究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承担了该标准的组织制定。今年512日,工信部批准发布了该标准,标准实施日期为2014101日。
    
据杨魁院长介绍,他们下一步将继续做好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及制品的研究开发工作,牢牢把握优势资源,依托云南煤化集团的业务需求,使耐二甲醚橡胶密封材料保持工艺性能稳定、技术指标优良和成本价格适中等特点,做强耐石油液化气二甲醚混合燃气橡胶密封制品一类的煤化工橡胶制品,积极扩大生产和加强市场推广,争取彻底取代传统的不安全的橡胶密封材料,尽可能代替价格高昂的进口产品。

 


  • 上两篇文章:前五月化工:高学历人才稀缺 环保职位走俏
    来源:英才网联 化工行业作为环保敏感行业,在年初就面临着种种考验。在4月通过的《环保法修订案》中又对化工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这也迫使整个化工行业积
  • 上一篇文章:未来三年全球化肥产能过剩依然严重
    来源:中国农资 T|T 5月26-28日,第82届IFA年会在悉尼隆重召开。IFA(国际肥料工业协会)是代表全球肥料行业的非赢利性组织。一年一度的

  • 下一篇文章:国内纯苯市场继续等待企业指引
    来源:金银岛T|T受限于加氢苯与石油苯价差较大,后者在近期继续上行受到较多遏制,价格水平在9500元/吨止步,买家采购行为是影响市场的另一主要因素。
  • 下两篇文章:《重庆市碳排放配额管理细则(试行)》
    来源:重庆市发改委有关企业、有关单位:为了规范我市碳排放配额管理,促进减排行动,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序发展,根据《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学会动态
行 业 动 态
学 会 动 态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