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报
●市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中安排标准化建设经费
●各区县市每年至少拿出100万元奖励企业创建
●开展“回头看”督查活动
自2011年在冶金等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来,湖南省长沙市已有1715家工贸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标准。
说起这一成效,长沙市安监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处(行业安全监管处)处长蒋运良认为,该市从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中专门安排经费对标准化建设进行引导性资金投入,以及各区县市政府每年至少拿出100万元用于奖励引导企业创建,起到了重要的“双引导”作用。
“去年,长沙市从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中拿出了30多万元对企业开展了免费培训,这属于一种引导性的资金投入,带动了各区县市政府对创建工作的投入。”蒋运良表示。
据介绍,长沙大部分区县市安监局与经济工业部门联合发文,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作为政府工业引导资金和扶持资金的前置条件,9个区县市政府每年均设立了100万元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标准化工作的推动和对达标企业的奖励。
芙蓉区安监局综合法规科科长杨晓冬介绍:“区政府每年设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专项奖励扶持资金100万元,年度不足部分由区财政另行追加,结余部分滚作下一年度标准化创建专项奖励扶持资金。”
2013年,长沙市明确全市工贸行业创建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800家,并且具体分解到各个区县市和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市绩效考核办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对各区县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
按照“市县合作、各负其责”的方式,长沙市安监局与各区县市共同举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人员培训班,由市安监局负责专家授课费用和资料费用,区县市安监局负责培训场地费用,免费为企业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自评人员。
“去年共举办了25期企业自评人员培训班,培训企业950多家,为企业培训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人员3686人。”蒋运良说。
这一引导方式让企业享受到了“免费的午餐”。据长沙市安监局统计,2013年全市达标的856家企业中有152家企业在没有聘请安全咨询服务机构的情况下,自主创建,顺利通过了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自主创建达标率为18%左右。
为避免达标企业在创建达标后思想麻痹、放松要求,长沙市安监局还及时开展了“回头看”活动,督促达标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去年抽查的20家企业中有3家企业不合格,已经按照‘回头看’督查方案取消了这3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资格,注销了相应证书,收回了相应牌匾。”蒋运良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