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平原县4月1日讯(记者 李远 孙艳敏 似同诺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我国大气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仅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就已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在经济发展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了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引领经济走出危机、抢占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新的技术变革,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这才是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增长的根本途径,而不应只满足于近期的较高经济增长率。否则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后,我们还是只能继续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跑龙套’。而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就是目前正方兴未艾的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基本路径和模式就是走循环经济之路。”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长王洪霞就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对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记者发表了自己见解与看法。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全球气候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以应用新世纪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为手段,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此,平原县自2012年起就开始大胆探索、科学实践,趟出一条越走越宽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县委、县政府提出‘四个发展’:必须以整合土地、人力、企业等资源为基础的务实发展;必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争取、聚集和吸引外部资源为动力的合作发展;必须以加强社会管理、化解各种风险为保障的稳定发展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王洪霞说。
近年,平原县积极聘请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低碳产业发展协会专家,精心编制平原县中长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平原县严格杜绝“规划大而空、实施两张皮”,确保把各项规划做成指导发展“工具书”和“流程图”,坚持将规划细化到每一项目、每一产品、每一技术,并找出产业链中“缺项”,进行相应改革升级,从而确保每一环节的精准、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