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领跑者”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冬去春来,笼罩着华夏大地的雾霾仍无去意。“治霾”——2014年全国“两会”非常响亮的关键词。在治理雾霾、节能环保,这场国人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攻坚战中,笔者走进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位钢铁巨人的环保蝶变。 责任担当 视环境为企业的生命线 “走清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成为与规模地位相适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钢铁集团”,这是河北钢铁人为自己确立的发展座标。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常说,环境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带头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使命,绝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把污染转嫁给社会,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员工未来负责。 河北钢铁集团抱定决心,迈出了清洁生产、循环发展、绿色转型的坚实步伐。 “做减法”率先淘汰落后产能。“宁可牺牲产量、牺牲效益也绝不牺牲环境”,在产能规模意味着摊薄成本的“硬指标”面前,不但不增加一吨产能,而且提前淘汰炼铁产能560多万吨、炼钢产能300万吨,相当于淘汰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压减新增产能、重复建设项目115个,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按照当前投资一座新钢厂吨钢水平算,河北钢铁集团仅压减投资和淘汰落后两项,就相当于化解掉三个大型钢厂的过剩产能。 “做加法”提高绿色转型“加速度”。“不能把市场不好作为降低环保标准的借口和理由”,集团总经理彭兆丰如是说。尽管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市场考验,河北钢铁集团环保项目不减,环保投入不减,先后投资175亿元实施了百余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吨钢环保投资已经超过70元,年吨钢环保运行成本达到110元,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联想行业吨钢平均销售利润率一路下滑,甚至“不够买根冰棍”,再次让世人领略到河北钢铁人责任担当的魄力。 一大批实现清洁化、节能化的主体装备改造完成,一大批生产“高强、长寿、耐蚀、轻量化”产品的辅助装备全部配套,一大批节能减排项目逐步建成投用……全面夯实了集团绿色转型的装备基础。 “建氧吧”成为亮丽“风景线”。“企业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集团立足于关爱职工、造福社会,进行了大规模的厂区环境治理工作。厂区绿地面积新增一倍,达到4189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发挥了重要的城市“绿肺”功能。利用拆迁旧址建设的生态公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河北钢铁集团“厂在林中、林在厂中、生态和谐、社企共融”的花园式企业形象,彻底颠覆了世人对钢铁企业的传统印象。 “绿色制造” 拿回“错放的资源” 一流的环境面貌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外在体现,清洁生产的背后则是节能减排、循环发展的强力支撑。 “目前,我们节能环保指标总体上达到行业一流水平,其中吨钢能耗、吨钢耗新水、自发电比例、厂区绿化覆盖率均居行业领先水平。”从彭兆丰口中,笔者听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吨钢耗新水降至3.15m3,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年累计节约用水6773万m3,相当于百万人口城市一年的用水量。 利用余热、余压年自发电量100亿kwh,相当于一座千万人口特大城市居民一年的用电量,节约燃煤可装满5000余列火车。 所回收的能源占到总能耗的2/3,累计节约能源成本178亿元。…… 从环保节能前期巨额投入到如今的巨大产出,“大块头”有大智慧。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产业,资源能源成本占钢铁企业总成本的70%以上。可以说,哪个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高,哪个企业就有市场竞争优势。 “环保问题实质是资源和能源利用问题”、“像抓一次能源一样抓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河北钢铁集团通过采用大量国际先进环保技术,二次能源全部实现综合利用,炼铁渣、钢渣、除尘灰、氧化铁皮、工业污水的回收率达到100%,在集团邯钢新区,利用煤气、余热自发电比例超过80%,创出了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指标。 负能炼钢,在上世纪末还是业界为之艳羡的节能技术,现已是河北钢铁集团节能工作的寻常手段。六家钢铁公司已经全部实现“一键式”全流程负能炼钢,目前,河北钢铁集团炼一吨钢不但不消耗能源,还能赚回来30公斤的标煤。 令人振奋的并不止眼前得到的,河北钢铁集团优化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打造新的能源平台,不断拓展绿色制造的内涵及外延。 对标世界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韩国浦项,提出了结构成本、资源成本等概念,用低品位矿的经济料代替高成本、高品位的精料,一样造出了高质量的产品。在全球锁定70多种性价比高的煤、焦、矿资源,企业优化成本空间更具优势。集团炼铁成本跻身行业领先水平。 在与美国哈斯科公司合作实施国内最先进的钢渣综合利用项目的基础上,携手建设转炉煤气制乙醇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将朗泽生物技术商业化应用到钢铁领域。与煤气发电相比,可以减排二氧化碳50%,利用价值增加3倍以上。 牵手全球最大的水务公司威立雅建设中央污水处理项目。…… 在河北钢铁集团,一条“创新、循环、节约、开放”的绿色制造之路,越走越宽阔。 “制造绿色” 人、钢铁、环境和谐共生 “绿色制造”,实现了钢铁企业自身的清洁、低碳生产;而“制造绿色”,以最终产品的提档升级带动下游用钢产业的绿色转型,以清洁能源服务城市居民,则体现了企业更高的社会责任担当。 河北钢铁集团主动适应钢材减量化与可持续的未来发展趋势,积极研发推广具有“高强、长寿、耐蚀、轻量化”的钢材产品。 2013年,率先全面停止生产二级钢筋,积极推广使用高强抗震钢筋。 “我们年生产高强钢筋1000多万吨,与生产二级钢筋比较,可节约226万吨铁矿石、85万吨标准煤、580万吨新水,节约资源价值达25亿元。减少排放283万吨二氧化碳、2100吨粉尘。”彭兆丰介绍说。 目前,河北钢铁集团已经具备超千万吨的高等级全系列精品板材生产、加工能力,研发生产800兆帕级超强汽车双相钢、0.8系数X80、X90管线钢、特宽特厚高强耐蚀海洋工程用钢、煤化工用大厚度临氢铬钼钢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的高强钢材,为下游行业节能减排创造了条件。 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河北钢铁集团成为了众多国际巨头的绿色采购基地。研发汽车板、家电板等为代表的高端精品获出口欧盟的绿色通行证,2013年,460万吨符合国际绿色采购标准的产品成功销往世界各地,打响了河北钢铁集团产品绿色生态品牌。 拓展钢铁企业能源转换、消纳社会废弃物功能,积极融入环境生态链条,不惜巨额投资建成华北最大的水处理中心,以及亚洲最大规模的全封闭机械化原料厂、矿山帷幕注浆堵水工程,让水更净、天更蓝、山更美。 “你可能没有想到,我们这么一个千万吨级规模的钢企,1吨新水都不用。”在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处理中心,集团唐钢公司级能源专家高军介绍说:“我们只用城市中水和自身循环水,经处理后使用。” 不与市民争水、争电、争土地,还提供清洁能源、造福市民。 这个冬天,就有500多万平方米住宅生活采暖使用着企业工业余热;供应20多万户城市居民管道用煤气。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厂区空气,在带给毗邻市民感官享受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房产的升值。 河北钢铁集团,一个尊重生态环境、服务城市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由此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良好口碑,更加从容自信地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加速驰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