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制取磷酸二氢钾清洁生产技术获鉴定
4月28日,中国地质大学马鸿文教授主持完成的“污水磷回收再利用制取磷酸二氢钾清洁生产技术”通过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本项成果形成的污水磷回收再利用制取磷酸二氢钾清洁生产技术,在开发利用非水溶性钾矿资源、从污水中回收磷及再利用制取磷酸二氢钾产品,以及解决相关的关键技术基础问题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叶大年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卢耀如教授,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吴必豪研究员、北京大学鲁安怀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倪文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樊小林教授、华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程惠亭教授级高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胡春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刘凤山研究员共九名专家组成。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成果专利处杨健安处长主持,中国地质大学万力副校长到会并致词,科技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污水磷回收再利用制取磷酸二氢钾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成果是中国地质大学马鸿文教授课题组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非水溶性钾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2006BAD10B04)的部分成果。该项成果形成的污水磷回收再利用制取磷酸二氢钾清洁生产技术,实现了污水中磷的提取再利用。该项工艺的技术路线系统完整,具有创新性,为我国的钾盐工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经查新,该工艺路线国内外均无先例,其技术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技术报告和查新报告,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疑和讨论,形成以下结论:该项研究充分利用霓辉正长岩为原料,获得富钾溶液和副产物雪硅钙石,以雪硅钙石为晶种回收污水中的磷,并利用富钾溶液制取农用磷酸二氢钾产品,实现了污水中磷的提取再利用;采用该项技术所试制的磷酸二氢钾制品,达到了农用磷酸二氢钾产品化工行业标准规定的一等品标准,处理后污水中的残留磷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该工艺过程节能高效、一次性资源消耗量少,试验制品是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钾磷肥产品,提出的优化工艺条件、工艺参数和工艺路线,对于后续工业试验和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鉴定委员会建议在后续中试和产业化中,对整个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做进一步优化;建议相关部门与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加快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