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减排行动 44家印染企业被下最后“通牒”
“谁达标谁生存,谁不达标谁就死掉!”这是海城市政府在减排大行动中对辖区内印染企业下达的最后“通牒”。同时海城市还成立了全省第一家环保派出所,配合环保部门严格执法。截至目前,全市44家印染水洗企业中,共有30家恢复试生产,其余14家仍在停产整顿中。
纺织业是海城市的传统支柱产业。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印染企业产生的绝大部分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溪流河道,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影响到周边百姓的正常生活。
“宁愿牺牲一些GDP和财政收入,也绝不牺牲环境!”海城市领导在2009年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加大对印染企业排污的整治力度,并决定在印染企业集中地区投入巨资建污水处理厂,对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
在两座日污水处理能力分别达4万吨和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后,海城市随即采取强制性措施,对全市44家印染企业集中关停,提出“谁与污水处理厂签订协议、实现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谁就恢复生产,否则永远关停”的处理意见,没有商量的余地。海城市对关停企业定点、定人、定责“死看死守”,还专门成立了环保派出所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先后对私自撕毁封条违规生产的4家企业负责人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面对市政府的重拳出击,越来越多的印染企业开始理解并配合市政府的减排大行动,纷纷签订污水处理协议。在采访中,一家印染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尽管实行污水处理增加了企业成本,但这的确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