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现在中国石化新添了四座加气站,加气时间从原来的50分钟缩减到3分钟,方便多了。”在广东佛山石油大桥油气合建站,正在给车子加气的出租车周师傅感慨地说,“以前为了减少每月1000多元的运营成本,加次气,最多的时候要等上50分钟,卡在等候加气的车龙里,很是浪费时间。”
近年来,佛山石油积极发挥地方经济主体和成品油供应主渠道的作用,勇担社会责任,致力发展绿色能源,领跑油品升级,开展油气回收改造,保卫地方区域的碧水蓝天。
从50分钟缩减到3分钟为加气“提速”
等客户停稳车,上前打开车前盖并插上加气枪,接过客户的充值卡,刷卡,拔出加气枪并盖上车前盖,把卡递还给客户——佛山石油大桥油气合建站的加气员熟练地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这一个过程大概需要2到3分钟。
“只要办张IC卡,到哪家中石化的加油站都能刷卡加油加气买东西,很方便。”谈起3分钟的加气速度,王师傅对IC卡的使用也特别青睐。
佛山石油积极参与当地政府新能源开发建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2011年底,广东石油首座均荷液化油气合建站建成投营,随后,群力、大桥、云东海3座油气合建站陆续投营,初步形成了加气站的布局。
佛山石油充分发挥加油站网络覆盖广至城区、乡镇的优势,在现有加油站网点增设加气设施,做到节约土地,集约建设。同时,对天然气市场及客户需求进行细致的调查摸底,通过与公交公司创新合作、合资开发等方式满足公交系统对天然气的需求,突破了新能源车动力资源供应瓶颈。
3年实现油品两次升级助力环保
佛山石油承担着当地过半成品油市场供应责任,在提升油品质量方面也不余遗力。今年4月1日,佛山石油承诺兑现,严格按照地方政府要求,打响了“保护环境,由我做起”的第一枪。佛山石油配合仓储公司调整北村、飞鹅、富湾、新溪油库发油设施,调整油库罐容摆布,严格按粤Ⅳ汽油标准落实油库进、出、存等质量检验各环节工作,如期完成了全区油库、加油站汽油升级置换工作。
为了普及油品知识,佛山石油还主动承担起宣传教育的责任,一名车主在听完工作人员讲解后表示:“多花点钱能降低PM2.5,值了。”
近年来,佛山石油提升油品质量的步伐越迈越紧凑,早在2010年就在率先推国Ⅲ油品,2013年又带头推出粤Ⅳ油品,三年实现两次油品质量的升级跨越,作为当地成品油市场的主渠道,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助力政府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油气回收让加油站没了“油味”
“以前家里的窗户常年都是关着的,油味很重,特别是有油罐车卸油的时候。”家住大福加油站附近的市民李女士受访时表示,由于害怕油味影响家里的小孩,她曾一度想要搬家,不过近年,她发现烦人的油味一夜之间没了,后来她好奇去询问得知,加油站运用了一种叫做“油气回收”的技术改造了设备,以后都不会有油味了。
自2010年亚运会前开始,佛山石油为了给社会和消费者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积极开展对加油站的油气污染治理工作,在集团公司、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大量资金,从2009年开始着手油气回收改造,至2010年完成了全部油站的改造,并取得了相关部门的检测合格报告。加油站消灭了“油味”,治理了大气污染,为进站司机和加油站员工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也为市民营造了清洁和谐的城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