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中国科大在石墨烯超低温可控外延生长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来源于: 中国化工信息网

   

     近期,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曾长淦教授研究组与张振宇教授研究组及其国内外同行理论与实验互动性合作,在石墨烯超低温可控外延生长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Scientific Reports上。
     石墨烯,即单层碳原子蜂窝状结构。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力、热、光、电等特性,在诸多领域都有诱人的应用前景。2004年,英国科学家安德烈·杰姆和克斯特亚·诺沃消洛夫等人首次通过胶带法(Scoth Tape)机械剥离石墨块体制备出石墨烯,两人并于2010年因此工作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此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尤其是通过非平衡表面生长,有望获得大规模高质量的石墨烯样品。
     2009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Ruoff研究组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铜薄片衬底上成功生长出较大面积的单层石墨烯,从而使铜衬底成为催化石墨烯生长的最佳选择。张振宇研究组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朱文光博士合作,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石墨烯在金属衬底上外延生长初期的碳原子凝聚行为,阐明了铜作为催化衬底之所以优于其他金属,是由于更容易遍地成核(Phys. Rev. Lett. 104, 186101 (2010))。这一机理虽然有利于石墨烯生长,但遍地开花的成核过程会导致大量的晶界,严重降低了石墨烯的质量。针对这一难题,该团队又设计了一种合适的超结构合金表面,基于成核-生长两步动力学途径,有效地抑制生长过程中晶界的形成,为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的单晶石墨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Phys. Rev. Lett. 109, 265507 (2012))。另一方面,常规的基于气态碳源的铜表面石墨烯生长需要1000左右的高温。在此高温下,不仅反应能耗增加,也很难有效调控石墨烯的有序生长。最近,曾长淦研究组另辟蹊径,采用液态苯作为碳源,将生长温度大大降低至300 (ACS Nano 5, 3385–3390 (2011))。这是目前世界上已有报道里石墨烯CVD 生长的最低温度。
     张振宇研究组博士后研究员Jin-Ho Choi博士与曾长淦教授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更好地理解了金属衬底上石墨烯低温生长的微观机理。Choi首先在理论上预言London色散力(主要指范德华力吸引力)在石墨烯生长过程中各种微妙而相互竞争的化学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芳香性分子具有增强的London色散力,可有效阻止吸附分子从表面上的脱附,并进而促进必要的脱氢反应。因此,采用尺寸较大的芳香性分子代替典型的甲烷做碳源,可以实现石墨烯的低温生长。曾长淦研究组新的实验精确验证了这一预言并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机制的适用空间。当采用一种新的、更大的芳香性分子(对三联苯)作为碳源时,在300°C甚至更低的温度下即可获得大面积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通过拉曼光谱、光透射谱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清楚地表明所生成的石墨烯是单分子层厚度。London色散力是由普遍存在的瞬时偶极引起的,本质上无处不在;因此,该工作对表面纳米结构的生长具有普适的重要性。该研究成果于531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外籍青年科学家基金、韩国海外博士后基金、科技部等资助。 


  • 上两篇文章:中石化海南100万吨乙烯项目通过核准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2013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给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同意海南炼油化
  • 上一篇文章:化化肥与GCT续签磷肥进口协议
    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网5月20-22日,第81届国际化肥协会(IFA)年会在美国芝加哥召期间,中化化肥代表团与突尼斯GCT公司续签了2014-20

  • 下一篇文章:中方坚决反对欧委会对华光伏产品征税决定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欧盟委员会于6月4日公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决定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
  • 下两篇文章:新疆5年内培育石油化工等8个超千亿元产业
    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8日,旨在增强新疆经济实力的新型工业化千百亿工程在乌鲁木齐正式启动。从今年起,新疆将在5年内培育石油石化、煤化工、有色、电
  学会动态
行 业 动 态
学 会 动 态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