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于: 中国化工信息网
开发过程历尽艰辛。OPERA的安达教授说,第3类材料的原理“早已有之,而且写进了教科书。算不上新鲜玩意儿”。然而,实现不使用稀有金属,仍可实现高效发光的分子构造却并非易事。为此,“(研究人员)从零开始重新审视了作为发光材料的有机物的构造”。
由碳、氧、氢等元素构成的有机物的分子构造种类近乎无限。OPERA在开发过程中,试制了大量分子构造各不相同的材料。经过不懈地研究,终于发现了不使用稀有金属,而且发光效率高的构造。
通过反复对构造进行微调,使用绿色发光材料的有机EL屏试制品的发光效率创下94%的纪录,逼近了100%。
现在,以有机EL新材料的实用和量产化为目标,OPERA又展开了新的行动。
2013年3月,OPERA创办了“有机光电子实用化开发中心(i3-OPERA)”。“新团结了(原成员以外的)7家材料企业进行着开发”(i3-OPERA中心副主任八寻正幸)。
在2013年,OPERA还计划创办以提升新材料性能为志向的开发型风险企业。
开发低成本、高发光效率有机EL材料并不只是OPERA。现有有机EL材料的最大生产商——出光兴产同样不遗余力。
与OPERA一样,出光兴产的目标也是在不使用稀有金属的前提下,使容易转化成热能释放的75%的能量转化成光能。该公司技术的特点是在提高发光效率的同时,基本可以沿用现有萤光材料的原子构造。“实现的方式是在萤光材料与负极之间增加特殊的有机物层”(出光兴产电子材料部主任研究员熊均)。
因为使用的是现有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实用化简单的优点,但课题也不少。最明显的便是能源损耗大。理论发光效率虽然比现有萤光材料高出25%,但也仅为40%,与OPERA实现的94%相比,还不到后者的一半。
吹响反攻号角
日本企业原本走在有机EL屏研发的前列。但现在却甘拜韩国企业的下风。正如开篇介绍,除了三星为高端智能手机采用之外,在大型电视领域,韩国LG电子也已经从1月开始少量生产55英寸产品。
为了发起反击,日本各大机电企业如今也在推进有机EL屏的商品化。在1月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家电展会“消费电子展”上,索尼和松下各自展出了分辨率是高清4倍的56英寸“4K”电视试制品。索尼、东芝、日立制作所的中小型屏幕业务合并公司——日本显示器也在4月开发出了面向智能手机、支持高清显示的5英寸试制品。
有机EL的“第3类发光材料”是诞生于日本的世界领先技术。面向这种材料的全面普及,OPERA的安达教授表示,在今后,“OPERA希望与日本的机电企业合作,为实现实用化进行开发”。
面对在液晶等领域建立起压倒性量产体制,强化了技术实力的韩国企业,日本的数字家电实际上已经一败涂地。但是,如果日本企业能够集合世界最高水平的材料技术,实现新型有机EL材料的实用化和大量生产,这或许将会成为夺回数字家电霸权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