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煤企丢弃烫山芋 煤化工或能自救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近年来,国内煤企巨头除了遭遇煤炭市场低迷困扰之外,有些还饱受旗下煤化工企业效益严重下滑的拖累。在这种腹背受困氛围中,一些煤企纷纷出售化工资产以图减负。显然,曾给煤企带来滚滚财源的化工项目,从昔日百般受宠的“香饽饽”变成如今的“烫山芋”,个中包含了多少合离情节和恩恩怨怨。
  屈指算来,煤企与下游传统煤化工企业从最初的结缘到热恋,再到现在的渐行渐远,也就仅仅10个年头。那么,合也匆匆,离也匆匆,这类似于人类婚姻的“七年之痒”,到底是怎样产生的?笔者以为,缘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少煤企对跨行业经营经验不足。10年前,煤炭行业发展超速,过剩产能急于寻求解决方案的同时,巨额盈利也急切寻找投资热点;在传统煤化工领域,市场景气度上升,而中小氮肥企业却无力扩张,迫切需要融资和获得原料煤保障。于是,双方两厢情愿,一拍即合。煤企或直接投资,或整体收购,或以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煤为条件,或凭借实力进行资金担保,以多种方式建立合作关系,并毫无例外地对关联氮肥企业进行扩能。
  近10年来,有多家煤业巨头将众多中小氮肥企业招至麾下,形成一支氮肥新军。然而,煤企对于氮肥业的产业发展、市场构成、技术进步、持续盈利能力等,不可能很快就有透彻科学的认识与判断。因此,一旦氮肥市场发生变化,便难以招架,唯有选择剥离割舍等手段。
  二是生产经营品种雷同单一。在煤企进入传统煤化工产业时,多数局限于合成氨、尿素、甲醇、复合肥等几个品种,使得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12年末,尿素总产能达到7130万吨,过剩1800万吨。可见,传统煤化工产能扩张的无序化与产品的同质化,二者交织发挥作用的结果,就是直接引爆市场价格战,导致整个行业普遍亏损,甚至有的企业发生巨亏。对待这类“吞金”企业,煤企唯有一“割”了之。
  三是一些煤企经营指导思想陷入急功近利误区。与先前煤企在煤化工领域赚得盆满钵满相比,现在的等量资本不仅不能带来等量利润,而且收益大幅降低甚至亏损连连,使一些煤企很丧气很受伤,纷纷琢磨出一些减亏增收的对策来。如有的煤企对氮肥企业通过提高原料煤供应价格,或通过降低原料煤品位,或二者兼而有之,无外乎是先从煤化工企业拿走一部分利润做保底。显然,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导致煤化工企业效益恶化;反过来也会加速联合体的分离,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
  目前,一些煤企减亏拿化工板块渐次铺开。此举祸焉?福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笔者以为,若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导因素加以考量,也许煤企丢掉“烫山芋”未必是坏事。          


  • 上两篇文章:博弈节能减排 火电难题待解
    来源:新华能源 关键字:节能减排电力火电十二五环保补贴  进入五月,北京的春天明媚了不少,但人们似乎仍难以忘掉今冬持续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事实上,雾霾
  • 上一篇文章:石化企业共议水处理新技术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5月12~14日,2013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水处理与零排放新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国内石油化工专家

  • 下一篇文章:肥料巨头的田间争夺战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中国农作物的单产水平除个别品种外,多数低于美国,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美国的约85%,玉米和大豆的每公顷产量只有美国的六成左右
  • 下两篇文章:硫酸铵市场高位继续下滑 成交依旧不佳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据监测数据显示,16日国内硫酸铵高位继续下滑,成交依旧不佳。  华东硫酸铵市场成交不佳,商谈重心较为混乱,山东地区实际成交
  学会动态
行 业 动 态
学 会 动 态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