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能源“十二五”规划发布 能源市场体系建立再成焦点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关键字: “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
  备受关注的国家“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终于揭开面纱。
  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阐明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用电量6.15万亿千瓦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此外,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61%以内。
  强调能源消费双控
  对之前业内一直讨论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此次《规划》给出了明确的答案,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年均增长4.3%。
  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3.6亿吨标煤,2010年为32.5亿吨,年均增长率6.6%。分析认为,此次从6.6%下调至4.3%是个不小的挑战。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此前透露,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36.2亿吨标煤,比2011年增长4%。2012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为66.4%,比2011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业内认为,按照如此态势发展下去,40亿吨的控制目标实现起来难度较大。尤其是我国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日益上升,风电、光伏、地热、天然气等能源消费增速较慢,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份额较少。
  除了消费总量,《规划》还首次提出用电总量目标。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6.15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0%。事实上,对于此次提出的全社会用电量控制目标,业内存有异议。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此前告诉本报记者,“不宜定量控制电力消费,应采取经济和价格手段促进节约和有效利用”。
  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济师李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不应控制电力总消费。“因为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电属于效率高的。有研究表明,电能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将下降3.9%。另外,即便控制,也不是控制全社会用电量,而应控制化石能源发电量,对新能源发电要鼓励、放开。这一方面有利于控制能源强度,另一方面对节能减排也是有好处的。”李英说。
  为完成上述目标,规划提出,综合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和资源特点等因素,将能源和电力消费总量分解到各省(区、市),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落实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实施定期通报制度。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电力消耗中,冶金、水泥、化工等行业加起来占到了90%以上,对煤炭进行总量控制,紧紧抓住这几个部门就能控制住。
 

  • 上两篇文章:2013合同能源管理专题培训在京举行
    来源: 中国节能服务网 关键字: EMCA 合同能源管理专题培训 节能服务公司 融资模式    4月25日-26日,由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主办的“合同能源管理专题培训”在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会议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节能服务公司代表约50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
  • 上一篇文章:中石油计划8年内油气作业产量翻番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与其2012年油气作业产量相比,中石油集团打算到2020年实现作业量翻一番。 中石油副总经理喻宝才昨天在“2013年全球公用事业与能源大会”表示,中石油力争到2020年实现国内外作业产量6亿吨油气当量。这是中石油集团首次披露其“十三五”期间的作业产量目标。 根据中石油此前

  • 下一篇文章:湖南召开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
    来源: 湖南省经信委 关键字: 河南省 工业节能 节能   为更好地推进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前在长沙召开全省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省经信委主任、党组书记谢超英出席会议,全省各市州经(工)信委分管节能副主任、节能科长、节能监察中心负责人,省节能中心班子成员,省有色
  • 下两篇文章:积土成山——促进私营经济帮助中国实现更大减排
    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来源: 中国节能服务网关键字: 节能减排融资项目 节能服务 emca 节能服务公司 研讨会现场  为了使 世界银行集团之国际金融公司(IFC) 的金融资源和技术援助更多的服务于有需要的节能减排项目和企业,IFC的“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CHUEE)”管理办公室于4月12日,在北京中
  学会动态
行 业 动 态
学 会 动 态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