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我国煤化工技术获重大突破 填补国际空白

 

来源:工业电器网

我国煤化工技术获重大突破 填补国际空白]:开辟煤基能源化工新途径战略意义重大 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411日宣布,由该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煤制芳烃技术已在华电煤业榆林...

开辟煤基能源化工新途径战略意义重大

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411日宣布,由该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煤制芳烃技术已在华电煤业榆林煤化工基地问世。

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云公民表示:“在建设绿色能源的进程中,华电集团十分重视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煤制芳烃技术的成功开发,开创了煤基能源化工新途径,对我国石油化工原料替代,抓住世界能源化工新的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打破芳烃长期依赖石油生产局面

芳烃为大宗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目前我国年消费量超过2000万吨,是化纤、工程塑料及高性能塑料等的关键原料,广泛用于服装面料、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装饰装修,电器产品、移动通讯等领域。目前芳烃来源97%以上依赖于石油原料,其价格与石油价格正相关,常年居高。

不仅如此,据了解,由于产能不足,目前我国有40%的芳烃是从国外进口的。

“此项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是我国现代煤化工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对推进石油和化工原料多元化进程,

满足市场对芳烃等基本有机原料快速增长的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表示。

21世纪以来,以煤为原料替代石油生产基础化学品,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新型煤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并列入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当前以煤为原料生产芳烃路线上的三大关键技术(煤气化、合成气制甲醇和甲醇制芳烃)中,煤气化和合成气制甲醇在国内外均有成熟的工业化技术,但是甲醇制芳烃的工业化技术尚属空白。

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攻关,清华大学率先在国际上开发成功甲醇制芳烃的催化剂和便于大型化工业生产的流化床甲醇制芳烃的连续反应再生技术。为了加快实现技术的产业化,清华大学与华电集团采取“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开发其成套工业技术。

2012年,世界首套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在华电煤业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建成。20131月投料试车成功,2013318日,该项技术通过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

“绿色化学”理念贯穿该项技术

长期以来,煤化工产业上一方面存在技术上的诸多难题,另一方面就是环保问题,那么此次华电研发的煤制芳烃技术是否攻克了这两大难题?在4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代表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给出的意见是:流化床甲醇制芳烃催化剂的成功开发为煤制芳烃成套工业技术开发奠定了基础,流化床煤基甲醇制芳烃成套技术创新性强,总体处于同类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

“这项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核心流化床装置操作非常平稳、弹性大,连续化与自动化程度也很高,甲醇可以实现完全转化,3.07吨甲醇就可以生产1吨芳烃,并副产大量氢气,工艺废水不含氨氮,废气不含硫氮。”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说。

记者获悉,煤制芳烃技术的研发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绿色化学”的理念:煤基甲醇生产工艺经历了脱硫、脱氮处理,使产生的芳烃不含硫氮等杂质;甲醇芳构化过程产生的氢气,可以返回甲醇合成单元,以调整合成气的碳氢比达到增产的目的;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和乙烷,可以作为燃料为系统提供热量,也可以作为制氢原料提供氢源,在下一步研发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催化剂和工艺的研发,进一步将甲烷和乙烷转化为芳烃;甲醇芳构化过程产生的工艺废水可通过处理返回煤制合成气单元;同时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疏干水可以供给煤化工部分,通过煤矿、电厂和化工厂的能量与物料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和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

华电煤业董事长丁焕德告诉记者:“就企业自身来说,积极开发应用煤制芳烃技术,能够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以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悉,华电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年内全面启动,世界首套百万吨煤制芳烃示范装置将逐步实现工业化。

我国煤炭资源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该技术的工业化还将带动配套下游聚酯、化纤、纺织等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中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尽管技术已经研发成功,但要真正实现产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告诉本报记者:“技术研发成功只是第一步,要实现产业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步来,我估计这个时间至少在35年。”

  • 上两篇文章:俄科学家掌握利用化工废料生产新型塑料技术
    来源:科技部 近日,俄罗斯托姆斯克理工大学宣布,该校一课题组掌握了利用化工废弃物生产新型塑料技术。 据介绍,与普通塑料构造中脆弱的线性结构相比,新型塑料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三维交联结构键,并形成类似于橡胶的内部构造,具备很多独特特性。通过该技术,可循环利用化工废料,获取比普通塑料强度更大、韧性更强、弹
  • 上一篇文章:我国部署碳捕集利用科技攻关
    来源:中国化工报 聚焦五大发展方向 突破九项核心技术  中化新网讯  为配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实施,全面推进我国碳捕集、利用与

  • 下一篇文章:国家发改委调研组莅松山湖开展推进中以高技术产业合作调研
    来源:松山湖科技网
  • 下两篇文章:松山湖2013市重大建设项目第一次巡查
    来源:松山湖科技网 4月19日上午,松山湖13个市重大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市重大项目巡查组2013年的第一次巡查。 为贯彻落实今年3月19日全市“三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今年新开工项目100%开工,确保超100%完成年底投资计划,市重大办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相关审批部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技 术 标 准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