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跻身“国家队”

来源:北方网 

在国家教育部刚刚发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公示名单中,“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榜上有名,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也是本市唯一一家通过教育部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

所谓“2011计划”是继211和985重点高校建设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三个国家战略工程。该计划由高校牵头,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优势资源,旨在整合各种创新要素协同创新。被认定的创新中心将以“国家队”身份进行协同创新,做“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大事,形成若干国家“智库”。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就是由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牵头,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为核心协作单位的创新共同体,志在形成一个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体。

 全国首家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5月29日成立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是全国首家协同创新中心,也是本市试水“2011计划”的重大举措。

先运行,再认定。与211和985不同的是,2011计划扶持的不是某所大学,而是一批跨界创新的主体。2012年5月7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正式启动。此后一年的时间中,全国共计培育了167个协同创新中心。而在今年2月底举行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答辩会中,只有14个通过专家评审,成为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强强联合是协同创新中心胜出的原因。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学科居国内高校首位,南开大学的化学学科基础雄厚,中石化位居世界500强前列,渤海化工是区域行业龙头企业。目前该中心云集了来自两校和合作单位的专家200余人,包括院士10人,国家千人计划10人,长江学者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人,汇聚了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1个国家级研究基地以及12个省部级研究基地。该中心还拥有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欧美科学院院士为成员的“国际专家顾问委员会”。作为国家级智库,“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名副其实。而未来,该中心的目标是跻身“世界一流”,将与麻省理工、伯克利、加州理工等名学校比肩,成为国际前五位的化学化工学术重镇。成为一个国际化学化工领域之名的科研平台、创新平台、技术辐射平台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

打破创新要素壁垒

协同创新不同于各取所长式的合作研究。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对此深有体会,而此次天大积极组建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就是尝试打破壁垒,“让各种创新要素无缝连接,最大限度地提升创新能力。”

天津大学教授张香文主持的地沟油变废为宝的重大项目,之所以能很快取得突破,得益于南开大学教授李伟研究团队提供的催化剂关键技术。对此,李伟说:“以前我们的合作属于民间交流,相互帮忙。协同创新中心让我们的合作有了制度保障,是合在一起做项目,在项目、人员、设备、资源等方面可以更好地相互支持,比以前那种合作更有效了。”

在协同创新中心,许多设备都贴着一个标签——“共享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同时,作为高校机制体制改革的“试验区”,该中心着力在人事管理、人员考评、人才培养、科研组织、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更加高效的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了高校、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的“理事会组织管理体系”,由该组织负责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和路线。同时,为保障人才的开放与流动,鼓励创新,中心还将建立国际化的人员聘用与流动机制,参照欧美现行制度面向全球招聘拔尖人才,实行年薪制与全员聘任合同制(原两校人员可实行双聘制)。在考核机制上,中心将采用国际学术界普遍实行的“同行评议”制,并形成以原始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与考核制度。还将设立独立的青年科学家研究部,面向国际公开招聘40周岁以下的杰出青年科研人才。

“协同创新中心激发的是增量,必须1+1>2。”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现在到了一个讲求多方合作、协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南开愿意先行先试,探索一条协同创新之路。”

对接需求构建持续创新体系

首批2011计划名单公示后,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收到的第一条祝贺短信是天津渤海化工集团董事长赵立志发来的。

在“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第一届理事会成员中,除了赵立志,还有中国石化副总裁戴厚良。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其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都有许多涉及化学化工问题的课题。化工产业亟需创新动力,引导产业向“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作为石化界的“巨无霸”,中石化要实现赶超欧美一流企业的目标,亟需开发前瞻性、基础性的科学研究。而天津又是石化产业重镇,“滨海新区—环渤海经济圈”已拥有我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近5年,天大、南开与中石化、天津渤海化工合作项目达106项,为中石化输送了千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形成一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组成的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天大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正马上要与中石化下属企业——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承担进行二氧化碳高效转化催化剂的开发研究,这项研究就是面向未来、实现绿色排放的前沿研究。

“前沿—基础—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前沿……”“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将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模式。


  • 上两篇文章:环保学术报告会_近日空气污染严重环保局倡议过年不放炮
    来源:南方网西安周末或降雨雪陕西省气象台2013年1月31日12时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西安大部、宝鸡中部、咸阳中南部、渭南西部的部分
  • 上一篇文章:省水利学会环境专委会召开水环境保护学术报告会
    来源:省水利厅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陕西省第二十一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4月12日,由省水利学会环境专委会组织的水环

  • 下一篇文章:中国节能服务大会将于5月28日在京举办
    中国低碳网在国家扶持政策和巨大节能潜力的双重驱动下,节能服务产业呈现出朝阳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是否能拥有可持续的商务模式和融资渠道,已成为节能服务业制胜的法宝之一;同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投资回报,也为金融投资机构投身绿色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 下两篇文章:25日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95元和400元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今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95元和4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9元和0.34元,调价执行时间为4月24日24时。  此次成品油价格降价幅度,是根据4月24日前10
  学会动态
学 术 交 流
活 动 预 告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