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河北省 节能减排 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今年以来,河北省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雾霾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浓度水平高,统计显示,1-3月份,河北省11个设区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仅为26.7%。目前,我省面临着既要加速发展又要加速转型的双重任务,资源和环境问题将在“十二五”期间加速激化。在省政协召开的十一届二次常委会议上,与会的省政协常委认为,我省推进节能减排面临五项“大考”。
“大考”一:大气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
今年起,全省11个设区市全部列入环保部第一批执行新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按新标准评价,秦皇岛、承德、张家口3市的二级天数将由旧标准的340天左右降低至200天左右,其他城市将降至150天左右,全省中、重度污染天数将大幅增加。
对此,常委们认为,我省今后大气环境治理应围绕“气”来展开,加强对重污染、高排放行业的监管及其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快研究制定有机废物及异味污染控制的地方控制标准,对排放有机废气和恶臭污染的企业进行摸底建档,制定限期治理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尽快制定地方法规,开征扬尘污染排污费。为减少和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应提高新车注册准入门槛,制定对“黄标车”的限行、限期淘汰等控制方法,有序地推动我省车用燃油品质的升级换代。
“大考”二: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我省95%以上的地域处在海河流域,国家地表水国控断面监测显示,在全国主要河流中,海河污染严重,劣五类占53%。此外,我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重问题并存,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围绕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常委们建议,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制定年度开采指标,制定地下水控制水位,合理利用地下水;严格取水许可管理制度,禁止新建、改建、扩建高耗水建设项目取用地下水。要划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在保护区建设必要的围护工程,清除水源地周边的各类污染源;重视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修复方案,为治理地下水超采,修复地下水环境,需要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各类水源,加强替代水源工程建设,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削减地下水超采量,使地下水含水层逐步达到采补平衡。
“大考”三:系统生态问题仍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