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专家认为:寒冬的根源是全球变暖

  不仅在我国,对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来说,今年这个冬天格外寒冷。而面对全球变暖了,今冬为什么寒冷的问题,专家给出的答案却是:根子还在全球变暖上。

  专家表示:乍一看,变化的趋势似乎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所冲突,但近50年来,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只是近3年气温逐年下降,极端低温事件频发。因此,别看今年是“寒冬”,背后其实隐含着“热”道理。

  极端低温事件近年频发

  入冬以来,我国频繁遭遇大范围寒潮天气袭击,多地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部分地区遭遇雪灾或冻害。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50年来(1961-2011年),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41/10年。但近3年来,全国平均气温却连年下降。其中,2010年、2011年冬季平均气温分别为零下4.0℃和零下4.4℃,比常年同期偏低0.6℃和1.0℃,不过仍高于偏冷的上世纪6080年代冬季平均气温。

  201211月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气温普遍偏低,河北、北京、内蒙古出现极端低温事件,平均气温均为近27年同期最低。20121219日至23日,全国大部出现去年降温幅度最强的一次冷空气过程,部分地区降温达到2025℃,为近10年罕见。

  谈到近年来极端低温事件频发的原因,国家气候中心与气候变化服务室首席专家陈峪表示,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的总体增暖现象,期间有相对暖的时候,也会出现相对冷的时期。“这就好比一个钟摆,左右摆动的两个端点是极端暖或极端冷事件。正是全球气候变暖,使钟摆摆动的幅度加大,出现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增大、频率加强。”

  北极海冰融减是主因

  导致今冬我国天气异常寒冷的“元凶”是频繁来袭的冷空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把西伯利亚地区看成一个‘冷池子’,里面不断蓄着来自北冰洋冷源地区的冷空气,一旦冷空气蓄满就会倾泻而出,给我国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至于冷空气频繁“外泄”的原因,专家则从全球变暖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全球变暖使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

  从卫星监测看,20129月北极海冰平均面积只有361万平方公里,创下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此前的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当年9月北极海冰平均面积为403万平方公里。

  “科学研究揭示,秋季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对东亚冬季地表气温具有显著影响。北极海冰面积越小,越有利于极地冷气团中心向南偏移,进而导致欧亚地区及我国冬季出现低温严寒。”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周波涛解释说。

  据周波涛介绍,北极海冰缩减使得当地水域开阔,加之气候变暖使得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从而有利于更多的水汽向中高纬度地区输送——“这也是导致我国、欧亚和北美地区冬季容易出现强降雪天气的原因”。

  今后极端天气仍会增多

  近年来的极端低温天气未能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从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监测结果来看: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排在前13位的,都发生在过去15年中。

  “随着全球变暖,原来的气候规律打破了,气候变得异常,偏离平均态越来越远,振动也越来越大,导致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多。”周波涛指出,由于气候不像原来只在平均值附近摆动或只是小幅度地异常,所以导致出现很多“怪天气”——要么旱得很厉害,要么内涝严重。“就像云南、贵州等地在冬春两季发生的严重干旱,去年夏天北京经历的‘7·21’”特大暴雨等。”

  看来,人类正处于极端天气的适应期,除了严寒,还会遭遇炎热的酷暑、狂暴的飓风、汹涌的洪水……

  那么,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如何应对变幻无常的天气事件呢?周波涛强调,除了要提高低碳、环保意识,从尽量少开车等点滴小事做起外,还要增强气象灾害的风险意识,平时多学习、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和措施,有备无患。


  • 上两篇文章:德国科学家研发钠—空气电池取得进展
    德国吉森大学、卡尔斯鲁尔研究中心以及巴斯夫公司的科研人员合作,用金属钠取代目前最常用的金属锂作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电能储存与释放方案——“钠—空气电池”,并研制出了电池样品。
  • 上一篇文章:释放新能源潜能还要过“三关”
    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的迅猛发展和近年来北美地区的页岩气革命浪潮,使它们有望成为未来全球能源供应的主要角色。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教授马克·祖拜克等3位权威地质学家认为,研究人员必须克服来自地质学和环境方面的一些基本挑战,只有在人造地热能、页岩气和地球关键元素三个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才能使

  • 下一篇文章:2012清洁能源发电占比21.4% 减少煤耗3.5亿吨
    2012年我国共消纳清洁能源电量1066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了3.5亿吨标准煤的燃煤消耗  清洁能源具有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特点,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
  • 下两篇文章:2013深圳新增3亿空气治污费
    2013年,深圳将加大节能环保支出,计划安排95.1亿元,比2012年年初预算增长16.5%,其中,新增安排空气环境污染治理经费达到3亿元。在昨日的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