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电子工业革命

  新华社悉尼19日电(记者张小军)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由氧化钼晶体制成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有可能给电子工业带来革命,使“纳米”一词不再停留于营销概念而成为现实。

  在材料学中,厚度为纳米量级的晶体薄膜通常被视作二维的,即只有长宽,厚度可忽略不计,称为二维纳米材料。新研制出的这种材料厚度仅有11纳米,它有着独特的性质,电子在其内部能以极高速度运动。

  科学家说,他们是从另一种奇妙的新材料——石墨烯得到启发的。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网,是人类已知的最薄材料,电子在其中也能高速运动。但石墨烯缺乏能隙,用它制造的晶体管无法实现电流开关。氧化钼材料本身拥有能隙,将它制成类似石墨烯的薄片后,既支持电子高速运动,其半导体特性又适合制造晶体管。

  科学家说,在新材料内部,电子极少因为遇到“路障”而散射,可以流畅地迅速运动。利用这种新材料可研制出更小、数据传输速度更快的电子元件和产品,例如性能与台式电脑相当的平板电脑。

  电子产品的性能取决于半导体集成能力,在过去几十年里,技术进步使晶体管体积大大缩小,硅芯片性能提高了成千上万倍,带来了信息技术革命。但受限于硅材料本身的性质,传统半导体技术已经趋近极限。科学家正在积极寻找新一代半导体核心材料。

  研究小组已经用新材料制造出纳米尺度的晶体管。他们预计,如果被电子工业所接受,氧化钼有可能在57年内成为电子产品的标准材料。

  这项研究主要是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完成的,相关论文发表在4日的《先进材料》杂志上。


  • 上两篇文章:我国航天用第二代结构复合材料技术研究立项
    中国科技网北京1月7日电未来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用的重型运载火箭直径约为目前我国在用运载火箭的2—3倍,为满足超大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的高刚度、轻量化、高可靠的要求,未来材料性能和大尺寸构件成型工艺水平必须较现有体系有明显提高。记者今天获悉,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结构复合材料关键材料体系的工程化应用技
  • 上一篇文章:我国破解“低风速大风电”技术难题
    中国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12月15日宣布,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适用于风速低于每秒7米的2兆瓦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这一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的问世,将“激活”中国中部和东南部风能资源。

  • 下一篇文章:环保部启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
    1月7日,重庆市召开2012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汇报会,向环保部总量减排核查组汇报重庆市2012年总量减排工作情况。与此同时,国家总量减排核查组也已开始对江苏省2012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情况进行核查。
  • 下两篇文章:江苏昆山发出节约用电总动员 倡导“绿色办公”
    江苏昆山市委办和市府办近日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市进一步开展节约用电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倡导“绿色办公”,各企事业单位大楼及公共场所要严格控制景观装饰、照明用电,非重要节日一律停用景观、亮化等设备。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